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社会主义感悟【完整版】

时间:2022-06-29 09:3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感悟【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社会主义感悟【完整版】

关于社会主义的感悟4篇

第一篇: 关于社会主义的感悟

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认为我们大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做些什么贡献? 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胡锦涛同志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创造等;
三是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这种现象我在前边已经讲到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意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太大。应该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消除产生分配不当的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民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
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有章可循。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权力授受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志,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现在高官腐败案的教训)。经济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企业、市场、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形成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础(“超女”、“芙蓉姐姐”等现象)。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秩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体现最大多数人意志的新型民主。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又包括个人心理的平和。和睦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尊重社会成员独立人格的社会,是社会成员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并遵循同样的规则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社会。应当看到,多样性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企图通过排斥多样性及消灭个性差异来达到社会统一与和谐,只能是社会变成死水一潭。和而不同,就是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和共赢。现代意义上的和谐价值在于,它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和而不同的前提是承认,尊重个性的差异,即承认多样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尊重多样性及其个性差异,又能在多样性及个性差异中寻求统一和互补的社会。互惠互利,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保持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部分阶层、群体在增进自己利益的时候,不以牺牲和损害另一部分阶层、群体利益为代价。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之间达到和睦团结,保证社会安定运行。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其自身所蕴涵的文化力量,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大学的文化辐射,在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作为大学文化的引领者,大学生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除了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适应自己将来工作需要的外语水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口号早已过时。列宁说的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所以只有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学生应以一种守望的精神,入世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教化的责任。当前,在社会思想、文化、价值多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群体要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和整合,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发扬大学生群体创新的品格,提炼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大学精神,并使之成为大学乃至社会的一种文化意识,塑造出适合全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科学、创新等精神,让它服务社会,引导社会文化潮流。要发挥各种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桥梁作用,用大学文化整合社会文化,将大学的责任、大学所崇尚的精神以及大学“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渗透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中去,丰富和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和消除腐朽、没落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总而言之,在这除旧迎新的时刻,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和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能量。

第二篇: 关于社会主义的感悟

中国与社会主义

——、中国的后社会主义

姓名:陈普 学号:2110140421 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全球化 后社会主义 未来

摘要: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变成了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和倡导者、"全球工厂"的战略中心和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全面地融入了世界。但是,中国并未放弃它的社会主义信念或者革命的意识形态遗产。对于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后社会主义"是一个恰当的反思起点。按照"后社会主义"的观念,改革开放是中国对社会主义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反思,并不意味着中国抛弃了社会主义及其对未来的想象,而是意味着以前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已经结束。就未来的想象而言,社会主义仍然是构想多种可能性的源泉;就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而言,社会主义仍然是可供中国选择的道路。然而,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未来,革命的历史遗产仍然是寻找线索的资源之一。尽管中国现在存在着种种社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民间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一定会拥有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但未来的多样可能性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社会的活力所在。

正文

中国的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六十多个春秋,这是一段有着丰富肌理与裂变的历史。我想这可以算作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长期,因为嫁接而导致了巨大的痛经,分娩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婴儿(可以理解为畸形)——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的本土文化与政府马列主义的博弈至今还未停歇。而本土文化的主体在于两千多年的封建遗存,经历了与政府六十年的磕磕绊绊,渐渐人入中年,开始安生下来,准备好好好过日子。

没有了早期共产党人对未来的强有力的抱负,现在的政府更加趋向于解决巩固他自身的执政地位。政府将注意力由政治斗争转向了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的没落也就不可避免。我想这是有一个现代化的历程,一个后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其中政府走了两条路:一条是走出去,另一条是引进来。这是自汉唐以来中国又一次以自信的姿态来面对世界,尽管对内政府的官方文化还是有着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有时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我想也可能是令政府很头大的问题。因为世界的领导权在西方的手中,因此相对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国际上又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国内和国际文化地位的不同,导致了政府对国外先进思想的警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屏蔽。对外掩耳盗铃,对内防民之口,政府希望国民勿谈国事,他宣传自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但是若是有哪位人民戳到了他的软肋,那将是叛国。共党取代了人民,成了国家的象征,这是封建意识的残余,我们不但要走过社会主义,还要走过封建主义,才能达到中国的现代主义-后社会主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社会主义成为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面世。概括起来,学者们对后社会主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后社会主义概念、理论主题、后社会主义未来走向等方面展开。通过对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梳理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后社会主义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后社会主义”概念从目前来看,其含义主要指八十年代发生巨变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八十年代世界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革道路,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对社会主义做出了质疑,于是走上了新的社会模式,谋求新的社会发展道路。这一变化包含着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否定和消解。西方许多学者鉴于这种特征,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做出了“后”的描述,可以说,“后社会主义”首先是当代后现代思潮下的产物。后社会主义的代表性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阿兰·杜汉纳观点

后社会主义概念最先是由法国著名左翼社会学家阿兰·杜汉纳提出的。他宣称社会主义已经死亡,人类社会正步入后社会主义阶段。杜汉纳的后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人类社会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即“后社会主义”社会,它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消亡。

(2)随着社会主义进入后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工人阶级,而变成了由熟练技术人员组成的“新工人阶级”。

(3)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民主和文化伦理,废除物对人的奴役,使每个人成为自由的人。

二、阿里夫·德里克观点

美国杜克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左派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对此概念进行发挥,他认为后社会主义概念至少包含两层意思:

(1)用于描述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即所谓的“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

(2)用于描述一些国家的未来,即在理论上指那些它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而努力追求的社会。

三、20世纪90年代观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概念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并被更多的人使用。一些政治家也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东欧剧变后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它指的是那些放弃国家集权计划经济而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的只是在其社会主义经济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如中国;
有的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如俄罗斯。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和扬弃,还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背叛和颠覆,都是后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后社会主义概念。

四、莱斯利·霍尔姆斯观点

美国学者莱斯利·霍尔姆斯指出,界定后共产主义的问题就是探求在共产主义体制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通过观察那些在革命中被否定的东西,后共产主义的大体轮廓就开始显现了。这种大体轮廓经过系统化后发展成为一种后共产主义的模式。

五、国内外观点总结

对于“后社会主义”概念,国外较为认同和使用的是泛指前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及经济上的一段过渡时期,即改革和转型进程。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是: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从后社会主义的概念来看其理论视角

后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共同主题——转型

按照后社会主义概念,苏东剧变意味着历史已经进入后社会主义时代。然而变革并非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人们将这个过程称为“过渡”或“转型”。

后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后社会主义人类学

在后社会主义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试图把社会主义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的倾向。

后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民社会

后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后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传统的价值观被一种全新的、理想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所取代。而这种全新的、理想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可以被纲领性地理解为公民社会。

后社会主义的概念及科学内涵

“后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主要有哪些呢?纵观“后社会主义”论者的言说,体现了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地域性含义

“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是有一定的地区针对性的,即主要用于说明东欧等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从其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认识和评述中,在几乎所有的言论上,并不是把它当作一种纯的理论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深入社会制度的现实结构的考察的把握;是对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社会状况的描述,把“后社会主义”作为现实国家的社会制度来对待的。

二、时间性含义

“后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反思的思想,它不仅主要针对前苏联及东欧而言,而它作为以东欧和前苏联的评述为基点,在一定意义上引申泛指它们所代表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时代的终结”。所以,就原社会主义地区的发展而言,它有时间上的阶段性含义。

三、社会结构变化的体制性含义

社会制度的结构性变化,是西方对“后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进行描述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后社会主义”概念包含着社会结构变化的体制性含义。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被界定为“后社会主义”,是以它的呈现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状况为特征的。旧的体制因素仍遗存着,而新的模式又仍未完全确立,其经济体制处于新、旧因素的演进之中。

四、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含义

“后社会主义”概念使用的含义中,有着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性含义。这是西方学者对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及其代表的社会趋向的一种看法。前面我们已经指出,西方学者使用“后”字来框架剧变后的原社会主义地区,它寓意着该地区社会发展中过去模式作为一种阶段产物的终结。这就包含着指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转变的意思。对旧模式的解构意味着社会发展中迈向新的方向性含义。

结语

无疑,“后社会主义”的概念的出现,并逐步运用于学术著述中,它标明了在当代西方作为对变化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趋势的一种看法(观点)的诞生。虽然,“后社会主义”观点的言论所标征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但纵观其对变化后社会主义地区及其代表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描述的领域,它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已具一定的理论雏形,故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对其进行概括、评述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法)切文斯、马格宁:《后社会主义中欧:各种从属道路的混合经济的出现》,[M].《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2期。

[2](俄)李森科:《后共产主义诸组织的演变》,[M].《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3]曲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M].《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6期。

[4]苑洁《国外后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视角》,[M].《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5][美〕乔恩.厄尔斯特:《资本主义的替代方式》,[M].王镭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

[6]〔美l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

[7]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8][波兰]格.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M].刘晓勇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第三篇: 关于社会主义的感悟

关于民粹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鸣

曾成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1985年4月15日, 邓小平接见外宾时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而经济文化又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不涉及如何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事实证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的20多年中,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使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路。鉴今资政是中国治史的传统。所以,对这段历史、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既有学术意义,也是现实关怀。


    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胡绳发表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他指出:在落后的农业国家中, 资本主义是否可以一笔勾销,它与社会主义究竟有何关连,这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存在3种有影响的看法。其中,“一种看法是, 中国可以从农业国家跳过资本主义(跳过工业化)直接到达社会主义。这种看法一般被称为‘民粹主义’。”他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了透彻的解决,但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不同形式的民粹主义倾向回潮了。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破除了基本上没有摆脱民粹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1998年12月,胡绳在“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讨论会上作了题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1期)。这篇文章, 实际上是前一篇的延伸和扩展。前一篇讲民粹主义时,涉及到建国后的毛泽东。他写道:“孙中山和毛泽东本人都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孙的名言是‘毕其功于一役’。毛的典型说法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后一篇就从毛泽东是不是带有民粹主义的思想说起。


    胡绳首先指出,这个问题恐怕是由研究毛泽东的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国内学者对美国人的观点看法不一。他认为大体在民主革命时期的1939年到1949年,毛泽东不但没有丝毫染上民粹主义的思想,而且是坚决地反对民粹主义的。从理论和实践上坚定地透彻地反对民粹主义,毛泽东是中共党内的第一人。什么是民粹主义?他提出判别的两个要素,即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中避免资本主义,从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到社会主义不以工业化为基础,关键是第一个要素。这样说是以毛泽东的论断为依据的,毛泽东指出,“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又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不是民主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区别。他认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了一条不经过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避免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专政的“可怕的波折”,但又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的路子。建国后,这个思路1953年开始发生变化,不提新民主主义,改提社会主义革命从1949年就开始了,而此时资本主义在中国太少的情势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进入过渡时期以后,工业化这个总路线的“主体”和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的“两翼”没有像预计的那样平行地发展,而且社会主义改造的飞速完成,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人为地促成。紧接着,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当农业生产力没有任何显著提高,国家的工业化还在发端的时候,以为从人民公社就能够进入共产主义。这种“穷过渡”的思想,“在实质上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和马克思主义距离很远。”回顾建国后头30年,胡绳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决不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追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但不是真正的提高,而且只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阻碍作用。“这条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要害。”


    胡绳的讲话和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沙健孙在上述理论讨论会上当即作了表示不同意见的讲话。以后,他发表了《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3期)、 《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问题——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的再认识》(《中流》1999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中流》1999年第12期)。黄如桐(见《中流》1999年第4期、《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范庥(见《中流》1999年第4期)、郎冠英、 金台生(分别见《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12期、2000年第2期)以及《当代思潮》特约评论员等, 亦先后发表反驳胡绳的文章或在文章中捎带批驳。与此同时,邱路(见《百年潮》2000年第1期)、胡岩(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 年第2期)、何诚、王也扬(分别见《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林蕴晖、林庭芳(分别见《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 期)等或支持胡绳的观点,或反驳批评胡绳的观点。也有的如唐培吉(见《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6期)、郑德荣和柳国庆(见《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虽不直接参加讨论,但所发表的文章实际上赞同胡绳的观点。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是否染上过民粹主义的色彩,毛泽东关于“一张白纸,没有负担……”的说法是不是民粹主义的反映。
   

沙健孙认为,毛泽东从来没有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从来没有把农民看作是天然的社会主义者,从来没有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更从来没有赞成过进行个人恐怖活动,民粹主义的帽子根本扣不到毛泽东的头上。范庥认为民粹主义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大生产,否定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根本不是这样。胡岩认为,看毛泽东是否染上过民粹主义的色彩,需要研究全部事实,不能仅根据某一方面的事实来评价,像毛泽东这样复杂的历史人物,毕生的思想和活动肯定存在始终有别、前后矛盾的地方。他认为民粹主义者如孙中山,也主张工业化,毛泽东主张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不说明他没有染上民粹主义色彩。他列举大量材料,论证了范庥概括的民粹主义特点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1958年,毛泽东写道:“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沙健孙认为,胡绳把这段话作为民粹主义的例证,“是对毛泽东的误解,在理论和事实上都站不住脚”。毛泽东讲这番话是想以此论证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的观点,同民粹派关于社会主义应当以小生产为基础的思想“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范庥认为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他质问“这何错之有?”他认为毛泽东关于“一穷二白”的论述同民粹主义毫不相干,把它当做例证,“岂不是荒谬绝伦!”《当代思潮》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说,毛泽东的这段话充满深刻的哲理和诗人的激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情所作的辩证分析,曾经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热情。毛泽东在这里丝毫没有像“民粹主义”所主张的那样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意思,而且他毕生曾经为规划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而不懈奋斗,要求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大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把他这段鼓励人民建设热情的话同所谓“民粹主义”硬拉扯在一起,“实在是极其荒唐可笑的”。郎冠英、金台生均支持上述观点。


    林蕴晖提出与上述评论不同的观点。他指出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这能激发人们的革命和建设热情,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问题是革什么“命”,画什么“图”,怎么“革”, 怎么“画”? 结合毛泽东1958年的实践可知,他所画的最新最美的画图,就是依靠“穷则思变”激起的革命热情,试图短期内实现所有制的不断变革——由高级社的集体所有制过渡到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再由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从而也就可以很快进入共产主义了。这种认为越穷越有利于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实践证明,经济文化落后是制约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条件,而非有利条件。在这种条件下,靠群众运动闹革命,并急于使资本主义绝种,是无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也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建国后50年的风雨历程告诉我们,毛泽东当年所指出的民粹主义思想,在我们党内并没有自然消除。


    民粹主义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个派别,它“左”得很,要在俄国小农经济的条件下更快地搞社会主义。当时的中国也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国家,自然也会产生这种思想,只是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从建国后毛泽东急于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搞“穷过渡”,认为富了难革命来看,说他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并不为错。如果承认民粹主义属于“左”倾错误一类的东西,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没有回避毛泽东所犯下的“左”倾错误,同样肯定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那么,认为毛泽东具有民粹主义倾向,即意味着毛泽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正当其时,它的飞速完成是符合实际的要求,还是主要依靠政权力量人为地促成。


    针对胡绳关于1953年说社会主义从1949年已经开始的说法不大能够服人的观点,沙健孙认为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不能搞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由历史的必然性所决定。关于前一个问题,他根据经典作家的论断做了肯定,并认为胡绳的失误在于“把发展资本主义与实现工业化这两件事情无条件地等同起来了”,是庸俗生产力论,而庸俗生产力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歪曲。关于后一个问题,他认为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性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旦在全国范围建立,就开始了向社会主义革命进军的步伐,而建国初期所做的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开展互助合作等项工作,也正是向社会主义进军的步伐。“把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说成是主要利用政权的力量‘人为地促成’的这种看法,更是没有根据的”。对以上说法,邱路予以反驳。他指出,总路线和社会主义选择的这种必然性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长短、彻底与否,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批评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正是社会主义改造被人为加速的表现。唐培吉直截了当地指出,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实质,就是搞早了,以致现在不得不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进行补课。本来,党的主要领导人一致认为革命胜利后主要任务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各方面条件成熟再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共同纲领》没有提社会主义。1952年,毛泽东开始改变想法。接着,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等观点。当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谓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的论调,不能自圆其说,无法令人信服。刘华认为是苏联经验和苏联的支持更坚定了毛泽东马上搞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心。放弃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建国后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唯意志思维方式的起点,它表现了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力的倾向,并导致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分权制约等民主机制的弱化。沙健孙、黄如桐等均认为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成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邱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大量经济数据,认为实际情况与他们所说的相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21年,即1957年——1978年间,无论经济增长,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远不如1949年——1956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和1979——1998年的改革开放时期。郑德荣和柳国庆认为导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急剧变化的原因,客观上是建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政权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观上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变化,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而对其消极作用估计过重,因而提出了急于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的政策。


    笔者所见不同意胡绳观点的文章,李力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 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 年第5—6期),是少见的心平气和地说理的文章。他没有涉及民粹主义,在这个题为《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再认识的认识》的讲话中,事实上讨论了胡绳所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他认为毛泽东50年代初思想的转变,主张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不是人为的拔苗助长,“恰恰是合乎中国实际和历史发展需要的英明之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及其关于和平赎买与国家资本主义学说的丰富与发展。同时,他又指出,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期出现的问题,根子源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后来,进行了种种探索,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始终未有根本性的突破。


    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确又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紧密关联。在评论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的时候,薄一波称赞刘少奇是当时党内注意学习、研究和领会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思想的为数不多者之一。列宁的观点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相对于资本主义和设想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言,它复杂一些。应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靠近社会主义的,直通车开往社会主义,因为政治上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经济上也有不断增长的社会主义因素。由于“一穷二白”,充分利用民族资本主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会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就是反作用。说到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性,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着相对稳定性。建国后,毛泽东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中,显然以“不断革命”为指导,较少考虑相对稳定性。毛泽东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批评“确立”等观点,在农业合作化中批评“小脚女人”,在发动“大跃进”的同时,试验搞共产主义的公社,这都不能不承认是“人为的促进”。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搞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的问题。不够格可以想办法改变,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不够格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胡绳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胡绳提出这个问题时,已经设置了前提条件,即50年后,我们不可能重新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吸取历史经验,既防止走向与民粹主义相反的另一极端,又要防止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而不知道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类似于民粹主义的倾向。而黄如桐认为胡绳对毛泽东民粹主义的责难,无非是说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搞糟了,讲民粹主义不过是说明社会主义此路不通,中国的唯一出路是退回去搞资本主义,至少是退回去搞新民主主义,他质问“难道我们能依着他们吗?不能!”范庥说那种认为不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就不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现代化,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一窍不通。什么批判“民粹主义”,说来说去,无非是宣扬“资本主义阶段不可超越”,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坚持社会主义,而是退回到资本主义。《当代思潮》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明显地把胡绳归入“比较喜欢资本主义而不那么喜欢社会主义”之列。以胡绳的毕生活动和他的全部著作判断,实在无法与上述批评对号,也就使人不能不赞同邱路关于“请放下你的棍子”的呼吁。


    最近发生的这场争鸣,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后,党史界、理论界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左”倾错误问题的继续和发展。由胡绳这样具有特殊身份的学者发言讨论,并且与过去绝少联系起来的民粹主义联系起来,其影响自然就不一样了。另一方面,之所以反响如此强烈。恐怕与当前改革的深入也有密切关连。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现在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过去提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现在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过去只是提按劳分配,现在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这也是一个剧烈的变化。邱路说,一些人基于传统观念,对自己心目中的那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究竟何以立足难免充满了危机感。对照这次批判胡绳之激烈,他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胡绳最近所做的上述研究,应该可以视为正是按照这个要求所进行的实践。

原载:《社会科学动态》

第四篇: 关于社会主义的感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感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感悟   道德的本质价值判断。没有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也无从谈起。最近,人民日报的一系列社论,集文采和理性于一体,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系统的阐述。现将一些观点和文字摘录如下。

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知行合一,道出了道德建设的本质。德性源于社会要求,德性又表现为社会行为。知行合一,是德性的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2.热情基于责任感又贯穿于实践。“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意味着唯此为快的践德之忱、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追寻道德责任感是国家、社会、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对国家前途的关注、社会进步的期许、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就是责任感油然而生的基础。”

3.责任有自赋与履行之分。自赋责任是一种伟大的权利,履行责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会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择善而从的行动者。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主导13亿人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所展现的必将是一个礼义之邦的泱泱气度,我们所改变的也必定远胜于我们所期待的。

4.内心认同是自觉践行的基础。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

5.共同的认同和共同的期望是践行美德的本质。契合人们心灵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我们就能以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把握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们就找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找寻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6.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一定能描绘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心灵图景。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