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常态

时间:2022-09-03 14: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常态,供大家参考。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常态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经济形势:常态中更具可持续性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概述:阅读内容出自全国政务网 2015 年 3 月 20 日《新常态下的三大分歧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一、新常态的出现。近来论及我国经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恐怕是“新常态”。自习主席 2014 年 5 月和 7 月两次提及后,各种解读便纷至沓来。而最恰当的解读恐怕是更早时候提出的三期叠加论断,即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首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均 10%左右的高增长已经不可持续,减速换挡已成必然。其次,减速只是表象,实质在换挡。需求、产业、区域、城乡和收入分配等多方面结构,都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最后,国际经济危机后,强刺激措施虽然使我国经济较快走出了危机,但是也加重了传统增长方式下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和债务负担等痼疾。然而,在当前局面下,新常态上的共识主要是战略层面的,具体到战术层面,则存在较大分歧。

 二、我国当前基本经济形式。实体经济羸弱,从 PMI 指标看,近三年来我国经济一直相对处于低位,并且出现过三次明显下滑;出现轻微通缩迹象,如果以 PPI 为标准来衡量,我国无疑已经进入持续的通缩状态,我国最近四个月的 CPI 均在 1.5%左右,低于2%,据此可以判断我国已经出现轻微通缩;房地产市场低迷,股市走强;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数较多。

 三、新常态共识下的三大分歧:1、增速换挡已成共识,但具体挡位存在分歧。年均 10%的高增长不可持续,那么,合适的增速到底是多少?低速派通常认为我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的潜在增速应该在 7%以下甚至更低。随着潜在增速缓慢下滑,实际增速会有跟随向下的趋势;高速派则认为我国未来的潜在增速在 7%以上甚至更高。2、结构改革已成共识,但实施力度存在分歧。新世纪以来的扩张周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这一模式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然而,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其最大弊端就是阻碍甚至扼杀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形成。极大限制了市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3、不搞强刺激已成共识,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功能定位存在分歧。两大央媒在不搞强刺激上并无异议,争论的实质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功能定位上。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但工具繁多,而且目标混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常常被赋予多重目标,需要承担多重责任。

 感想:一、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即使是 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2、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以前三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4、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新常态”是对中国国情的全新揭示。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特别阐述了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进入新常态后,由于总量规模大,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会降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不会减弱。同时,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这对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健康发展都有重大的正面效应。

 三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当前局面下,我国围绕新常态达成的共识难能可贵。一味的追求高速发展并不是正确的发展

  之道,过高的速度容易导致统治阶级只致力于当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隐藏的潜在问题。必须说,如果单纯以发展速度的快慢去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和统治者的领导能力的话,这无疑是肤浅而片面的,这就像仅凭学生的文化成绩来评判这个学生的好坏,这样的做法往往将成为全面发展的阻碍和屏障。好比一个气球,你不断的往里面鼓风,看着它逐渐变大,可能会欣喜雀跃,但随着它越来越膨胀,心里便会开始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天,它就会爆炸!同理,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容易让民众产生不安,心生惶恐。新常态的提出,无疑是对这些焦虑最恰当的解决方案。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这不是一种退步,相反的,是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自信,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辩证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常态 常态 形势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