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16 1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完整文档)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4篇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篇1

光辉历程伟大成就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浦北县委党校陈贤东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这些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以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的真理,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成就,歌颂中国共产党果敢、英明、睿智,鼓舞全国人民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光辉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英勇不屈,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可是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动荡、战乱不断的苦难深渊之中。

事实充分证明,在强大的帝国王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无可辩驳的结论。

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革命纲领。组织和领导工人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斗争。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等。同时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革命最终失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1权”的革命道路。然而,敌人的疯狂“围剿”,加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革命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华北扩张.而国民党政府则节节退让,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最终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前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并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公然发动内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相继发起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奴役、剥削、压迫的命运,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艰难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任。

新中国诞生之初,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严峻的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党和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作为中心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至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广大人民群众为之振奋,社会面貌、社会风尚为之一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异常复杂的任务。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究竟应当怎样走?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失误:

一是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二是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并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10年的全局性社会动乱。后来,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

那个时期出现的失误表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2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

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20年,在某些方面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历经坎坷,但仍然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科技及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的。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鼓舞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与改革同步,对外开放也逐步推进。

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首先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春,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初,决定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随后再开放辽东和胶东半岛;
1987年后,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岛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2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新格局,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进入一个艰难的阶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造成了相当多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受到一些人质疑,引发姓“资”姓“社”争论,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秋,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即:

在本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时隔4年,为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任务:

(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五)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力。

30年多来,中国共产党锐意推行改革,不断求实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不仅使13亿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23

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将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欣欣向荣的复兴之路。

(一)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推动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

(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大增强国际竞争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完成了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目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达80多个。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

(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从1978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万亿元(折算为

6."02万亿美元),年均实际增长约百分之十,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

第二。"粮食、棉花、肉类、禽蛋等主要农产品和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并成为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兴电子产品和彩电、冰箱、汽车等现代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大国。中国已经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美国2010年GDP将近15万亿美元,如果单单看GDP的话,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应该在2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第一。"中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2010年突破了8万亿元。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10年底达到2847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

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4400美元左右,超过了3000美元的小康标准。从1978年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910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约5919元;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衣食住行用、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保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彻底取消农业税,全面实行4

免费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普及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2%以上,全国23%的县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岁,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

72."5岁,增加了

4."73岁。

(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党内民主、社会经济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也得到很好发展。

(八)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网络、广播、影视、出版等行业繁荣发展。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的教育、科技、就业、减贫、卫生、体育取得长足发展进步。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

第一。"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

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

0."0171%。2010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630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39亿的

0."4705%,增长了

27."5倍;
尖端科技领域实现“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梦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
1978年至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从

2."5亿减少到2688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二是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有效;
三是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稳步推进;
五是重大任务完成出色;
六是军事外交成果丰硕。

(十一)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十二)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认同了中国。目前,世界上196个国家中,共有17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十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风建设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5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篇2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来有哪些伟大成就

中国内地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明显改善,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世界上拥有了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规划逐步完善;
完整的教育体系得到恢复建立,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显著成就;
物流运输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与外部世界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不断增多,成为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颇具战略意义的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大大提高了本土资源利用率,加强了不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了整个内地的协调发展;
政策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和法律得到切实贯彻执行,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
文化艺术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民众的精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起来;
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冷静、积极地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及时部署抢险救灾,成功保护、安置和救助了大批受灾民众和相关人员,大大降低了灾害和事故的破坏性,在广大内地民众心目中和国际社会中树立了稳健负责的形象,成为了处理内部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典型,赢得了广泛赞誉;
友好对待华侨华人,积极争取和利用他们的投资进行开发建设,促进了内地的和谐发展,大大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在广大华侨华人心目中树立了积极而有建设性的亲密形象;
修筑难度极大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西藏的发展进步,大大促进了内地的政治统一和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载人航天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相关科学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
通过与英国和葡萄牙的协商谈判,顺利接管了香港和澳门并分别设立了特别行政区,赋予了2地高度自治权,还特别制定了多项优惠措施,使2地得以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在2地民众心目中和国际社会中树立了灵活务实、稳重积极的形象,成为了处理内部特别地区事务的优秀典型,赢得了广泛赞誉。

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大学党课用的)

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现在我们迎来了建党的九十周年,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再度崛起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遇到过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新时期,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因而,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回顾总结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和启迪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开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更好的局面,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系统概括中国改革的理论成果,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邓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 [2],从而必然引起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改革开放称之为继推翻“三座大山”之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要改革就必须对外开放,要对外开放,就必须进行改革。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我们必须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1]

二、改革开放的实践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三年中,对于中国人民,记载和饱含了太多的内容和太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岁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我们取得的成就:

1.1978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我们彻底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以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实行改革开放,致力于经济建设。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成为30年最宝贵而重要的执政经验与全党智慧的结晶。

2.1979年,中国首创经济特区,这成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

3.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全面展开。

4.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保证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并朝正确方向发展。

5.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南下考察,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评判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3]

7.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香港国归祖国,“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先例。

8.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此中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同时,国内的西部大开发全面实施。

9.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10.2005年,农业税取消,从此农民种地不但不交税、费,反而得到多种补贴。这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受惠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一次赋税减免。

11.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学说”。

12.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圆满成功展示了一个国家、民族所要追求和平崛起的信仰和国家形象。

13. 2008年,“神七”飞船标志着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世界第一集团的高度,航天领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构建。从神一到神七,不仅是数量的递增,更是高尖科技和水平领先的象征。

14.2008年,在如火如荼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真正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5.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再一次唱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

16.2009年,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7.2009年,胡锦涛在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核不扩散与裁军峰会、G20峰会。真正体现了我国负责人大国的形象。

18.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举国欢庆。

19.2010年我国最南端的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开工建设,这也是海南历史上投资最大、技术先进、工艺环保的能源建设项目。

20.2010年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了开幕式。5月1日,世博会正式开园。此次世博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1.2011年,我们将在欢呼中迎来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岁的生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见证者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成长。

三、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中国的改革开放到2011年已进行了33年了。33年改革开放中,我们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遇见了无数的曲折、发展中的困难。新时期,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深入而全面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宝贵经验教训,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这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为,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可以总结如下: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重要领域改革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协调性

改革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统筹好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中来。

(三)在新时期,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改革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改革观。

1.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30多年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2.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0多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

3.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结30来年改革开放经验,就是要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从而使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最大程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4.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30多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5.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6.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4]

7.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的。但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党的事业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的建设的依托和载体;
党的建设必须符合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推进党的事业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才有出路;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结 语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面理论旗帜,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大胆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实践标准。从方法论角度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主观符合客观,就是要注重实践,勇于实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又包含制度创新。所谓改革,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不仅是改革的前提,同时还是深化改革的保证。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要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因此,解放思想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是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当前,中国的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光林主编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责任和理论贡献》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毕宪顺 《解读邓小平理论》 新华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国家——苏联和中国作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苏联在1979年底决定出兵阿富汗;
中国在1978年底决定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做出过许多与苏联不一样的决策,尤其是这一次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中国最终必将走上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苏联自此一蹶不振,最后分崩离析。而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中国人从死气沉沉中走了出来,中国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大家只要到北京街头走一走,看一看中国人的穿着打扮,听一听中国人的聊天,就可以发现中国人已经从各种各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社会内在的活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出来。邓小平同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四人帮’当权横行,人民心情沉闷,甚至可以说是在忧虑之中,整个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还有两年徘徊。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把中国的活跃,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变化和进步,是很值得重视的。

中国摆脱了大多数人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贫穷社会,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持续30年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高居世界首位,这确实是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中国告别了物品凭票供应的“票证”年代和短缺经济,建立并正在完善商品市场和其他各种要素市场。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物资短缺,人民群众生活必需的粮食、食油、食盐、食糖、鱼、肉、煤炭、火柴、棉布以及自行车、缝纫机等商品,什么都要凭票供应。而且,有票还不一定有货,有货就要排长队。投机倒把盛行。而现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店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过去30年里,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长到13700多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长到4100多元;
特别是,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25000万减少到2300万。尽管中国今天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贫困人口在减少,中等收入人口在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必须注意到的进步。

中国结束了“谈人色变”的年代,民主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大家只要读一读中国的文艺作品,看一看中国学者所写的论文,“人性”、“人道”、“人权”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中共中央的倡导和推动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从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以来,中国人的基本权利不仅获得了宪法和各种法律的保障,而且在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正在逐步落实。

中华文明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树立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只要看一看今年中国人在诸如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大事中的表现,看一看中国人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就可以体会到了。“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已经成为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当代中国人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新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作为一次关乎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历史转折,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等显著增强;
文化建设成绩卓著,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会管理逐步完善;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
祖国统一取得重大进展,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顺利收复并保持繁荣稳定,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对外关系迈上新台阶,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
等等。

从思想理论层面来看,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等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是极不平凡的30年。可以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30年;
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且取得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宝贵经验的30年;
是我国亿万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稳步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并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30年。

当然,在讲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考验,不会忘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挑战和考验,我们始终是十分清醒的。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经验,无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来回顾下那些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

(1)、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在十二大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在十三大中,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在十四大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

(5)、在十五大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步推进,经受住了97亚洲金融风暴,98特大洪水的考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6)、在十六大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新世纪继续奋斗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这一艰辛而又伟大的革命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共十七大对此作了全面总结。在十七大总结的经验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这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就是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年的时间,就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最重要的经验就在这里!

由此可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中国是不可能在短短的30年里完成这样的成果。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这个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党

“中联部的职能是什么?”说实话,做了10余年党报记者的我也不清楚。6月10日上午,我有幸与境外媒体常驻北京记者一同走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办公大楼,寻找答案,揭去中联部的神秘面纱。

  认识中联部

  中联部举办的开放日活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外国记者开放日活动。活动开始前,我问前来的外国记者:“知道中联部是干什么的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部’。”再没有下文,他们了解的中联部仅此而已。

  6月3日,中国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发出了“欢迎参加‘走进中联部’开放日活动”的邀请,6月7日为报名截止日期,短短4天,有40多位记者报名参加。足见他们对“走进中联部”的渴望。外国朋友同时提起,在中国工作的日子里,越来越感到中国共产党的日益开放与透明。此次参观前,他们为了寻找到“中联部到底干什么?”的答案,已经浏览了中联部官方网站,让他们惊奇的是,登陆中联部网站,主页是英文版本,如果想要中文版本,还要进一步点击。中国共产党的开放,先让他们惊讶了一下。

  百闻不如一见。走进中联部大门,聆听中联部新闻发言人黄华光的介绍。外国朋友知道了中联部的职能、机构设置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基本情况。外国朋友了解到,中联部1951年成立,是中国共产党负责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不仅要贯彻落实中央对外工作的方针政策,还要跟踪研究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发展变化,向党中央提供有关情况和对策性建议。

  认识中国共产党

  今年是中联部成立60周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从它诞生之日就开始了,已经有90年的历史。外国记者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图片展,一张张历史图片,让外国记者看到了一个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

  俄罗斯新闻社的驻京记者卡申已经在北京工作一年多了,他说,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出入外交部,来中联部还是第一次,真没想过外国记者也能来到这里。以前在莫斯科的时候,就常常听说中联部,这次能真切地走进中联部很有意义。更让卡申难忘的是,他第一次知道了“中联部”与“外交部”的不同。

  《印度时报》记者赛伯乐在图片展中看到了与印度有关的历史照片,找到了兴奋点。有一张图片说明中写道:“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各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毛泽东会见印度国大党派来的援华医疗队。”赛伯乐的中文不是很好,同行的记者为他确认说:“这是印度的医疗队。”赛伯乐说,原来,印度的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早有交往。

  金发碧眼的雷云来自阿联酋,是阿联酋《国家报》的驻京记者。在北京的阿联酋记者不多,她所在的媒体有两位驻京记者。她说,自己刚来到北京半年多,就能走进中联部,很惊喜,是带着电子字典来的。图片展介绍,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深入红区采访,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雷云问我,哪里有卖英文版的?她想多了解些。

  认识中国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是中国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统一。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休戚相关。

  外国记者走进中联部的目的远不止是参观,他们是记者,脑子里有无数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会怎样。即使面对中联部的副部长艾平,他们也咄咄逼人,抛出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发生了很大改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未来在哪里?共产主义的未来在哪里?”等刁钻的问题。艾平精辟的回答,让外国记者看到了一个“华丽转身”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同。90年的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党,是执政的党,是改革开放的党。

  现时,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开拓进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中国人民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篇3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伟大成就

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建党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革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土地。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大幅增长;
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
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的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7.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回首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回顾九十年来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从现在起,我们迈入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岁月,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篇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完成救国大业、兴国大业,推进富国大业、强国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代表共迎佳节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仿佛是上“课”前的“预备铃”,作为9000多万名党员中的一员,必须做好“党史课”的学习准备。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推进创业守业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谱写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一名党员,自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就要做到终身爱党、学党史,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摆在心中、付诸行中,把个人荣辱融入党的建设中。随着党龄增长,我们的党性和爱党之心更要弥坚,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事业发展的政治自觉性。修好这门“必修课”,有利于对党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把握得更科学更透彻,有利于
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有利于守好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再创新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汲取奋斗力量的“智慧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汇聚了无穷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自2021年1月1日,共产党员网推出了纪念建党百年专栏《党史百年·天天读》,追溯到1921年,以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再现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和理论观点,系统反映党的思想理论创立、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该专栏为广大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加餐”,从“智慧源泉”中汲取奋斗力量,补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钙”,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利于传承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富国大业、强国大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践行服务宗旨的“历史指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共产党历史是-部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
的勇气和力量。知史爱史、知史爱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观古今、看成败、荐得失、知兴替。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看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攻坚克难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厚植党员干部灵魂深处的爱党爱国情怀,有利于指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指引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指引坚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要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汲取奋斗精神、践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担起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重任,在新的赶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用史则行至稳远,走好前行的路,党史正如号角,激发拼搏奋进力量。以史为鉴,就是要鉴往知来,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正确分析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必然、掌握历史主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来。学史用史是我们牢记党的初心、践行党的使命的重要途径,只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乘风破浪、行至稳远。百年党史资政育人,要在学史用史中解读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码”,以“赶考”的清醒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凝聚起一往无前的拼搏奋进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和理论建设中形成了理论同实践相统一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早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他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揭示了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人类认识和理论发展的辩证过程。
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共识,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集中体现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总结长期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由党的七大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党成立24年来的历史经验,开宗明义就做出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同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标志着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邓小平都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一条普遍真理。确立这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不论走多远,都不应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述往事,思来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忘初心,力沉步稳,永不懈怠。
薪火相传,继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红色基因。从内忧外患到和平解放,从改革开放到繁荣富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谱写了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百年“发展史”。“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鉴往知来,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道路,把党史作为“营养剂”,善于从中汲取理论“精华”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内生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弦歌不辍,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然担当。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从嘉兴南湖“小小红船”到“中国号”巍巍巨轮,历经沧桑而不倒、千锤百炼,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镌刻对党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滚烫初心,闯过一个个“娄山关”和“腊子口”,披荆斩棘铸就出一部气吞山河、波澜壮阔、坚毅奋斗的百年“血汗史”。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涵养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淬炼过硬本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坚毅品质,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考验惊涛骇浪。

初心如磐,赓续“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图谱。纵览百年党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焦裕禄、孔繁森、黄旭华……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义无反馈地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置顶”的“金标准”,搞调研、做决策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时刻校正服务群众的“坐标系”,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
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历史教科书,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力行,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学好党史,以史明理,在重温历史中汲取理论之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历史证明,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不断完善提高的理论武装史。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改造历史、创造历史的动力源泉。重视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无不展示党历来重视理论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意志和魄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汲取党的理论精华,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感悟理论的真谛,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
读懂党史,以史增信,在回望来路中坚定奋进之力。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浴血奋战、筚路蓝缕的奋进史。学习党史的目的在于学思践悟,真学真懂,学懂弄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懂得过去,方能珍惜当下,启迪未来。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党史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更要通过从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感受和体悟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读懂党领导中国人民一次次绝境重生、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致胜密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因此,务必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从回望来路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开拓进取、不断锐意创新的奋进力量,奋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
用好党史,以史力行,在传承接力中践行为民之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为民史。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书写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壮美史诗。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献血、青春和汗水为人民“大我”牺牲小我,在党的历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座座精神丰碑。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为民之情,传承接力革命先辈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做实事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生动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转眼间100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星火燎原到四海映红,从举步维艰到步履轻盈,从落后挨打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轨迹,一点点被印刻成民族印迹,一点点被铸造成中华灵魂。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踏平坎坷成大道,穿越烟云谱华章,在现代中国历谱写下了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以星星之火燎原大地,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从为人民服务到践行群众路线,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的求索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不忘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
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真理。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这样才能体现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
近几年,虽然我国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冲击,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别是去年开始的武汉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防疫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疫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回正常生活的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近代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深刻昭示: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中国才能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践行群众路线,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

不忘党的光荣历史。10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锤百炼,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翻过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顶住压力,中流砥柱,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100年历史证明,我们党是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历史前进的党;是诚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实现繁荣昌盛,使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党;是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为了人民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始终保持生机和锐气,巍然屹立于历史潮流前列的党;更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党。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党的光荣历史,不忘入党初心,并为此而骄傲,为之而自豪,才能进一步增加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永远跟党走。
历史选择了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意味着中国所行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路,是一条充满梦想的道路,是一条符合群众路线的阳光大道。

让我们铭记党母亲所受的苦,歌颂党母亲所受的苦,她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歌颂,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过平平坦坦的生活,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这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让我们充满豪情,在党的光辉沐浴下,迈向未来!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未来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九十多年的风雨征程,我们党引领着中华民族,引领着东方古国这艘历史航船驶向共产主义的幸福彼岸。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按照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规定篇目,通过学习十八大以来的党史,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站在百年征程的新起点上,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强化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保持理论上的先进性,才能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学习党史,最根本的就是,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正是因为深深扎根人民、广泛团结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历史经验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1年前,曾经落后挨打、饱经苦难磨砺的中国,随着城楼上的这一声宣告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伟大胜利得益于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孕育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拉长时间的轴线,更能感受到祖国磅礴宏伟的大步跨越与伟大发展。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走过了折戟沉沙的屈辱时刻,也走过了生灵涂炭的沧桑岁月,广袤辽阔的大地上洒遍了民族英雄的鲜血。拭泪掩卷,中国在磨难中清醒,在整装后出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从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到第一颗载人卫星火箭的发射,从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到交通运输建设的日新月异,从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到数字贸易的熙攘之景,这71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国取得的一切辉煌成绩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密不可分。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还是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又或是防御疫情、抗洪救灾,澎湃在中华儿女胸壑的民族血性,生长于民族危难之时,繁茂于投身报国之际,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迸发出最强力量。任凭风狂雨骤、云涛翻卷,中华儿女有张弦在弓的担当,有能打硬仗的意志,更有打出胜仗的决心,众志成城聚合为金石,敲响恢弘岁月的回响;
磨利破敌制胜的刀锋,留下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
就在庚子冬春跨年之时,新冠肺炎疫情来势迅疾、四处蔓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让我们铭刻于心、终生难忘的还有英雄的人民!有逆行上火线的国士钟南山、剪去及腰长发的护士丹霞、脸上留下口罩压痕的院士李兰娟,有捐款捐物的环卫工人和退伍老兵等无名英雄,
更有千千万万应声出战的解放军战士、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幕后英雄,为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墙”。劈波斩浪的威武之师背后挺立的是不屈的民族脊梁,立起了永恒的精神丰碑,绽放出时代的耀眼光芒。
扎根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之魂是兴党兴国的力量,中华儿女的历史担当是中华民族行得稳、走得远的力量。正是数不尽的磨难与挑战中的挺身而出和勇毅担当,见证了中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接力的火炬,是永远的鼓舞,是穿越时空的璀璨星河,带动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祖国的大发展大建设,为祖国的秀美河山增色添彩,为祖国奔腾不息的江河注入青春力量。
眼下,“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开局有序进行,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必须居安思危、求进虑退,做足逆水行舟的思想准备。历史和现实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时代机遇不会从天而降,风险挑战也不会飘然而去,历史的天平从来只会垂青于有准备者。抓牢时代发展机遇,呼唤着代代相传的使命担当,需要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既要完成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指标任务,又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迈出“齐心步”,走实“产业路”,提亮“小康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托,面对“时代答卷”和新时代“赶考”路上的风险挑战,当
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主动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潮之中,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立志之坚、躬行之姿、不舍之功阔步热血征程,汇聚民族之勇,展露民族之智,凝结民族之能,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瞄准点,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赛程,怀忠诚之心、坚忍之志,奋蹄而进、踏急而行,保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姿态,扛起“今日之责任”,在大风大浪中战出大力量,在做于细、做于实中彰显大情怀,将奋斗的音符弹奏得愈加响亮,将时代强音唱得愈加铿锵有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接连不断的崭新起点就在我们的眼前,新征程、再出发,让脚印磨穿大地,让双手铸就辉煌,越过雄关漫道,在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伟业。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