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语文写作指导9篇

时间:2023-06-29 2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第1篇一、激发兴趣,促进想写乐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教师必须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有了写作的欲望。但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写作指导9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9篇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1篇

一、激发兴趣,促进想写乐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教师必须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有了写作的欲望。但是,在新课改下,许多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往往提出许多要求,比如说写什么样的文体啦,写什么样的内容啦,一大堆,把他们的思维框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他们会顾虑万分,写这又怕不合乎要求,写那里又怕不适当。久而久之,学生会不知不觉中怕起写作来,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呢? 笔者认为:首先,淡化命题,提倡自由表达。让学生有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自由采集素材自由表达。其次,淡化文体。小学语文课标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学生应该写他们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感以及亲身所见,这才是小学生作文的主题思想。简单地说让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只要语句通顺,表达一定的思想,就可以了,而且尽量给学生作文高分。这样长期坚持,学生才能喜欢作文。

二、循序渐进,加强基础训练

小学生作文,实际就是“练笔”、也称“习作”。我们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习作就是写话,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在低年级初学写作文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到了高年级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要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不要框定学生的思维,否则学生无话可写,只有假话、空话充数。

围绕学生练笔,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项基础训练:

一是字词训练。从低年级起让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识字。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二是句子训练。句子只有两种形式:要么是“什么怎么样”,要么是“谁干什么”。教师要让学生先把句子说完整,然后再将句子说具体。

老师可以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三是段的训练。小学生结合四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四是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知识与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表达得更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五是生活场景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三、积累素材,做好知识储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进行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储备。这也就是说,在写作之前,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增加书面语言、表达方式、写作素材、表达经验等方面的积累。

一是书面语言的积累。大家知道,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运用的是口语,口语虽然跟书面语言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但书面语言毕竟比口语更加精炼、准确。比如我们平时说话可以带“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之类并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但到了书面表达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些东西去掉。另外,在口语交际的时候,双方的动作、表情、神态都不需要介绍。

因为大家在场,一目了然。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你就要有所交待。由此可见,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有一些积累。这里所说的书面语言,至少包括规范的词语、句子,有趣的歇后语,形象的比方、名人名言,比较健康的顺口溜以及典故、格言、谚语等。盖房子,必须实现准备好建筑材料,搭建文章这栋房子理所当然地需要书面语言这一材料的储备。因此老师们平时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二是表达方式的积累。因为书面表达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它的表达方式和口语并不一样,比如说不同的文体表达的方式就不一样。记叙文怎么写,书信怎么写,便条怎么写,都有一个方式的问题。表达方式的积累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使学生从中获取营养。

在阅读时就须用比较的方法,联系实际还原生活的方法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想象增加营养,对意境优美的句段或全文可展开想象,体会文中意境之美。其实“材料”在哪里?“材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三是写作素材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有活水而清,文有生活而丰,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离开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刻意留心身边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是采撷生活中的“金色浪花”、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写好作文,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是一个对作文材料的搜集、感知、体验、积累、梳理的过程,是一个情感的引发、酝酿的过程。而这个环节,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动眼观察、辨析,动脑思考、分析,甚至鼻嗅耳闻,才能获得“第一手”的写作材料,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1、在学科学习中觅“材”

爱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时根据作文题目,先让孩子们自己画画、贴画,自己设计,自己欣赏,积累写作材料,那么他们写起作文来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会具体、充实、生动、有趣。

如:一次让学生按方位顺序写《我家的小院》,有些孩子说他们住的是套间,家里没院子。我就让孩子们先画一幅画,为自己家设计一个理想中的院子。孩子们可来劲了,在院子四周画上花啊,树啊,假山啊,爬山虎啊,还画上葡萄架,一串串紫葡萄令人馋涎欲滴。他们爱什么画什么,理想化的院子叫人拍手叫绝。此后再让他们动手描述小院,他们眼前有画,胸中有情,何愁没有材料?

2、拥抱大自然寻“源”

在写《春天》时,我创设机会让孩子们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拥抱大自然,阅读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吮吸大自然的乳汁,摄取广泛的写作素材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大自然是美的化身,走进大自然,一步一个景,满目皆是画,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捕捉到写作素材。

3、溶入社会大课堂找“活水”

叶老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同样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与社会接轨。在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我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感人故事,先通过口头交流,在动笔写作。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盛,溪水自然活泼。的确,有了鲜活丰厚的材料,学生的作文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是那么活泼、丰富、透着灵气。

4、从生活实践中找“米”

周末,引导学生参加生活实践,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布置孩子们一些特殊的家庭作业——《今天我当家、我是小交警、我也当一回营业员、我是环保小卫士……此后写成的作文材料之丰、情趣之浓自然不言而喻,而在这些活动中的所感、所悟、所得是课堂上可望而不可及的。

四是表达经验的积累。除以上所说,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写作经验的储备。我们常用说作文没有法,写多就是最好的法。我觉得这话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至理名言。写作和阅读一样,是在写作实践中形成写作能力的。就拿最基本的习作能力来说吧,比如怎么做才叫明确写作要求,明确需要表达的话题等等,都不是靠理解哪些概念,死背那些名词术语能够解决的。学生写作就像学开车一样,“你要真的学会开车,开够了十万公里就一切都明白了。”可以说,写作的能力也和学开汽车有相似之处,它同样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我想,改造我们的写作教学,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多写。光靠一个学期七次或八次课堂作文,恐怕是练不好写作的真本领的。

四、借助教材,进行方法指导。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教师要结合有代表性的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效果不言而喻。下面我以如何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例,怎样结合课文进行写作指导。课文《少年闰土》中“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段中如何抓住“扫、支、撒、缚、拉”这些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笔,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动作描写,相信学生一定会有内容可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只是人物细节描写的一个方面,同学们还可以根据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

如《穷人》中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的片段、《小兵张嘎》中张嘎语言的细节描写的片段、《背影》中父亲的外貌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的片段等,都可以让学生仿写。老师可通过“步步追问、细化动作、巧用修辞”等方法加以指导,让孩子们有话可写,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比如老师给出这样的一句话,让学生展开来写: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步步追问”的方法:这个姑娘有多小?瘦到什么程度?穿着差到什么样子?学生可按照这样的追问,进行描写: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 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前后对比发现,这样追问后写出的文章就具体多了。

再如,老师给出这样一句,让学生细化动作来写:她端起碗,吃了起来。这句话如何细化动作,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她怎样端碗?吃相怎样?先让学生说,然后写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都有话可写。

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就有不同的吃相。生1: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角边,害羞地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像一台老旧的织布机,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还不时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生2:她很快地端起搪瓷碗,夹了几大筷子菜,伴着饭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把一大碗饭吃了个精光。生1笔下是一个羞涩的少女形象,而生2笔下是一个饿极了的粗鲁男人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会懂得如何把文章写具体了。如果老师还适当指导修辞方法在文章中的巧妙运用,那文章就会活起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搭好架子,理清写作流程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懂得写作的一般流程。

作文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

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

第三步, 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

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

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

六、大胆放权,指导自改自评

通过典型病文的范改与分析,使学生对如何改好文章做到心中有数。为此,“自改”前,教师要浏览学生的习作,了解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选择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为评讲指导作出准备。可用问题比较典型的习作为“镜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再以学生的佳作为“向导”,指导学生找到“治病的良方”,悟到修改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当医生”,为自己的病文“开方下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修改时,可以“小病小治”,也可以“大动手术”,还可以“推倒重来”。自改后,作文“旧貌换新颜”,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久而久之,不仅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养成主动修改的习惯。

作文的评析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提出具体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或评析语句段落,或评析篇章结构,或评析写作方法,或评析中心思想……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这些内容先要逐项单一训练,而后才可选项评析或综合评析。可先让学生模仿教师评。教师做示范、点拨,使学生明白“该评析什么”,“怎样评析”,“为什么要这样评析”……

通过“典范”示评引路,学生初知了评析的方法,有例可仿,有“法”可依,然后摹仿着评析自己的或同桌、同伴的作文,进行评析作文的实践,在“实战演习”中再认识,再提高。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一次次“放权”评析作文,学生将在评析的过程中明了得失,学会作文,学会修改,学会评析,同时还会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辨析语言的能力、认识鉴赏的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2篇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八月,天多热。再举例分述天如何如何的热。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天热写具体生动,即对写景段落可以怎样布局。又如学习《爬天都峰》,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三上第六篇习作——写去过的地方时,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来写一写我们的郑州。在写作文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郑州的资料。接着让学生先模仿第一自然段写一写郑州所处的位置及简介,再模仿二三四五六自然段用总分的段式写一写郑州的商业,美食,旅游,夜景等方面的内容,再模仿最后一自然段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郑州。这样,一方面学生有的写作的大概模式,另一方面对郑州又比较了解,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此外,我还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好词好句积累本,不仅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学生罢课上及课外搜集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并背诵下来,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写,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3篇

1、精确理解把握图意

1)明确图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据图画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参加合理的想象

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都是静止的画面,如何让画面活起来,使图中的内容还原于生活呢?就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我们的头脑中要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就是途中的主人公。想象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所想、所言、所闻、所感。这样你的文章就会活泼。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4篇

1、读出色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出色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4、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请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5、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但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只是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要马上开始写。

6、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的好。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那怕是最低要求,你需要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条件下写作,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一样,没有任何打扰地进入写作状态。

7、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情节,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

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8、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并不意味你你要跟他们写的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尝试,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9、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在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10、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11、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12、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他们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让你写得更好。

13、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所有的人都读你的文章。你要发表你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14、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15、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5篇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所谓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种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有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概括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说"中的概括能力表现。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

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传统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听、说、读、写反映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那么,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通常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6篇

1、不会审题怎么办?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做:

(1)认真细致地阅读作文要求中所包括的所有文字,并在重点之处用点或线标明。

(2)弄清这样几个问题:文体是什么样的;选材范围是什么;作文表达的角度是什么;文章的重点之处在哪里;表达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字数限制在多少之内。

(3)要把作文要点及各项要求体现在文章中。如果是自拟题目作文,要注意拟题的用语应能切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应体现文章的文体特点,拟题用语要简练,字数也不要太多。如果是命题作文,这种试题的作文要求、限制条件、作文选材范围等常隐含在题目的词语之中。审题时,一定要对构成题目的重点词语做一番推敲。

2、抓不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怎么办?

将作文要求中的词组或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逐词斟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明确范围,抓注重点。

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事”是写作的中心,“我”指出了写作对象,“一件”限制了事件的数量,“成长”规定了写作内容,只能写使我思想成熟的一件事,如果把“成长”理解为“长身体”则差之千里了。

除了推敲题目中词的含义外,还要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3、不会根据题目确立中心思想怎么办?

在命题作文中,有的文题就规定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什么,我们就要依据文章题目来确定中心思想。

例如《我们班里的新气象》一文,题中“新气象”要求小作者抓住学习、文体活动、生活等方面的点滴,写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互帮互助等,表现班级气象之新,同学们思想境界之高,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根据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时,首先要准确判断文题中体现文意的词。一般说来,能体现文意的词语都是题目中的题眼。

4、不会选材怎么办?

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这个“物”就是构成文章的材料,是一篇文章的物质基础,文章的主题要靠这个基础来体现。

材料对写文章既然如此重要,那么,社会生活中的材料浩如烟海,我们自己积累的材料也很多,什么材料才能写进文章中呢?选材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选材的主要依据是主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主次。能够最有力地表现主题的一定要选,要详写;对主题有一定表现力的,是次要材料,要少选或不选,选也要略写;与主题无关的不选。

(2)要选择典型材料。典型的材料,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它具有普遍意义,能深刻、有力地揭示事物的真相、特征,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3)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生编硬造的,或个别的、偶然的现象。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表现在三个方面:材料新鲜富有时代气息的;如不是新鲜的也要别人没有或很少用过的;或改变角度,写出新意。

5、不会组织文章结构怎么办?

所谓结构指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要写出一篇成功的好文章,就要在文章的结构设计上下一番大功夫,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要想让人看明白,一定要条理清晰,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就是思考的线路,给文章布局,首先要考虑顺着一定的思考线路。

(2)安排详略得当,充分表达主题。详略得当是作文一大重点,应该详写之处如果不详,就不能够突出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应该略写的地方省略不得当的话,会让人感到冗长枯燥。详写就是要把最能表现中心主旨的材料写详细,写突出,写具体。而略写是把跟中心思想有些关联但又不是重点内容的材料写得简洁明了。

(3)形式要创新,使文章生机勃勃。首先,要巧妙地使用题记,明确文章的主旨,设立悬念。其次,要把后记精彩地补充完整,这样就可以使文章的情节充实、完整,又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7篇

一、树立孩子写作的信心

孩子刚接触作文,要帮助小学生们树立写作的信心,在命题方面,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让他们自由发挥空间,命题范围尽可能宽泛些。

二、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书籍

现在的课外书籍五花八门、类型众多,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一些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领域、名人书籍、历史书籍、科研等方面的书籍,并且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集一些精彩优美的句子、或者片段,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能够学以致用,那样可能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三、提高孩子的阅读效果

虽然有的孩子阅读的书籍很多,但是整体的语文素养却不见明显的进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不是潜心研读,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能够充分调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做到将读思写结合,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在思维和语言写作方面积累。

四、要注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就是要将阅读和仿写结合,意识要多阅读,要广泛的获取知识,还有将出色的句段反复读几遍,甚至可以能够背下来,理解句段的含义,转化为自己的,供自己使用,二是学会仿写,三年级阶段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五、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作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事,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辅导课。而且要随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8篇

一、抓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再到小说、报刊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抓修改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同学,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我们常常在改作文时出现的那些语句表达、标点符号不恰当闹出的笑话。有些作文我们可从学生模糊不清的表达中,能读出选材不错,感情很真挚,但由于表达问题,读来总不够舒畅,这样的作文,我们只要引导学生,让好好修改会是一篇佳作。

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者,我们不妨进行几次集体修改作文。我在一次作文课上,将学生的一篇在语句、标点、用词上均有毛病的典型作文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修改,发现学生都会修改!他们七嘴八舌,将此篇作文的毛病一一改过,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有很大差别,简直是两篇作文!经过集体修改后,学生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明白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以后的作文,学生都能认真修改,有的还请同学帮着修改,作文效果一下子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抓讲评

作文讲评在作文指导中也尤为重要。我在上作文课时,尽量安排在连续的两节课中,一节课讲作文要求起草作文,一节课讲评作文(对初稿进行讲评),将典型的文章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找出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这样其他学生会在自己的作文中有则改之,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学生总体作文水平的提升。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第9篇

一、审 题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

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

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因此,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事。

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确定人称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确定处所范围

有的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依照文题要求,把握住事情发生的地点,不能把应在操场上发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确定“题眼”

“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是作文要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

学习、做事都要抓住关键,这个道理用在作文上,就是要抓住“题眼”这个关键。

确定比喻意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平时见到的作文题中,有很多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因此,弄清文题的喻意,就显得非常重要。

材料作文

以上我们谈的是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很好地把握。在此,我们再简要谈一下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把握两方面。我把它们总结为两种方法。

1)“形影形不离” 法

这种方法,要求习作的中心与材料的思想内容做到“形影不离”。例如,对一篇记叙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补写、续写、仿写等,都要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六要素,以及材料的中心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

二、“丝丝入扣” 法

这种方法,要求习作处处体现文题对作文形式的要求,做到“丝丝入扣”。材料作文中,有的要求把原材料改变文体,有的要求改变人称,有的要求改变记叙的顺序,等等。审题时,要注意作文要求的每一个细节,必须“丝丝入扣”,全部吻合,否则很容易犯跑题的毛病。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写作 指导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9篇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实用9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