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化学开学第一课7篇

时间:2023-06-27 17:55:05 来源:网友投稿

化学开学第一课第1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开学第一课7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开学第一课7篇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1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
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
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
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
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和氯气的反应

播放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播放动画:离子键

播放动画前提出要求:

1.钠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仅仅存在相互吸引力吗?你认为还有哪些作用力?从中你能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吗?

3.哪些元素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通过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认识离子键。

板书:

一、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讨论:如何理解静电作用?

教师分析:除了静电相互吸引的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讨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教师小结: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两点说明:

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与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元素周期表中ⅠA、ⅡA主族元素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板书: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说明:(1)ⅠA、ⅡA主族元素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讲解:电子式

1.用电子式表示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2.以氯化钠、氯化镁和氧化钾为例,讲解物质的电子式和物质的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两者的区别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

1.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钙、氟化镁、过氧化钾

讲解: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4.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概念:

2.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成键本质: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易形成阳离子的元素(活泼金属元素)与易形成阴离子的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相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3.电子式

4.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的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离子键强弱与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离子的半径和电荷

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用——离子键就越强。

(2)离子键强弱与性质的关系: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3篇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习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方法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内容。

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

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时间:20分钟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自我介绍

通过一个小魔术“白纸变字”引入教师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环节: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

抽两名学生演示(初高中对比实验)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加入约3-5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再观察。

实验2: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碘水,再加入约2mlCCl4溶液,振荡后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均出现了红色。

教师讲解:以上两个小实验均产生红色,但产生的原因不同。由此,我们上高中后一定要学会不仅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活动设计:一位高三学生谈高中化学学习的心得体会。(播放视频)

教师:实验是感知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学生演示:

实验3:向一个盛有与水(水中先加入酚酞)的烧杯中加一粒黄豆大的金属钾

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分析,从而引出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要求: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

第三环节:高中化学学什么

介绍高中化学课程设置:高中化学共八个模块,其中有两个必修模块,含必修1、必修2,六个选修模块,含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我们要学的模块有必修1、2,选修1、4、5。

第四环节:高中化学怎样学?

讲学习方法,并通过一则小故事带给学生启示:做任何事贵在持之以恒。

第五环节:美好祝愿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4篇

教学设计思路简介: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旨在引导学生满怀信心的认识高中化学,激发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两个小实验入手,让学生体会高中化学的学习仍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体会到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习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方法的不同。

2、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内容。

3、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2、高中化学课程设置。

3、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间:

2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自我介绍。

通过一个小魔术“白纸变字”引入教师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环节: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

抽两名学生演示(初高中对比实验)。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加入约3—5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再观察。

实验2: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碘水,再加入约2mlCCl4溶液,振荡后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均出现了红色。

教师讲解:以上两个小实验均产生红色,但产生的原因不同。由此,我们上高中后一定要学会不仅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活动设计:一位高三学生谈高中化学学习的心得体会。(播放视频)

教师:实验是感知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学生演示:

实验3:向一个盛有与水(水中先加入酚酞)的烧杯中加一粒黄豆大的金属钾。

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分析,从而引出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要求: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

第三环节:高中化学学什么。

介绍高中化学课程设置:高中化学共八个模块,其中有两个必修模块,含必修1、必修2,六个选修模块,含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我们要学的模块有必修1、2,选修1、4、5。

第四环节:高中化学怎样学?

讲学习方法,并通过一则小故事带给学生启示:做任何事贵在持之以恒。

第五环节:美好祝愿。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5篇

确定课题阶段:

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我选择初三化学绪言的理由,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本课题内容在整个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确定课题之后我进行了初步思考,发现了最重要问题:目前师与生之间是陌生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发现,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都要求教师要了解和沟通学生,要从学情出发进行教学。

准备工作阶段:

所以我进行了课前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发现,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必须全面正确认识化学;
二是要把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化学的动力;
三是亲近化学,污染不是化学的错,是人类对化学的无知造成的。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课题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针对前面提到的师生之间陌生带来的问题,我利用暑假解决了问题。

原则:

1.“减负”原则;
2.趣味性原则。

内容:

1.趣味实验。2.上网学习,分学习小组制作PPT汇报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

一是趣味实验。

首先:学生想办法制得紫甘蓝菜紫色汁液。第二步:用碱面水和白醋做实验。第三步:从生活中找其它液体进行实验对比,并进行分类。突出化学变化到物质分类的规律性,落实对比方法和分类观。

二是上网学习,分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

我们创建了针对初三化学的“未来化学世界的博客”。

主要意图:1、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兴趣,引导学习。

2、初步培养接受、吸收、整理化学信息的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表达、交流。

课堂教学阶段:

我从纵向: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怎么学化学;
横向:意图—素材—知识—情感等四个维度介绍我的实施课堂教学情况。

“什么是化学”这个环节有三个小环节。

第一步:课堂导入。播放燃放鞭炮视频。

导语:新学期开学了,对我们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的一门新学科要“开业”了,按照我们中国人习惯开业吧。播放结束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充气气球并扎破,对比研究提问,制

造思维冲突。这个环节主要突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不同。

第二步:趣味作业汇报。(展示图片)这是学生做的情况和收到的汇报作业。该环节主要落实学科思想为:

1、初步了解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渗透分类对比的学科思想方法。突出变化到规律的过程。

第三步:利用数学素材。(展示图片)我在课堂上利用了三角形稳定而四边形不稳定这一学生熟知数学素材。数学学科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与化学学科不完全相同,但现象背后探究本质的科学意识完全相同。化学变化与物质的内部(微观)结构有关。

完成三个小环节的学习之后,化学的定义就呼之欲出了。在“什么是化学”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了三个素材知道了化学的定义,并有了好奇-成就感-欣喜的情感体验。

那么,这样的学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学习化学”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首先讨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火的控制和利用入手的。让我高兴的是就此问题学生们课后在博客中留言进行交流。

第二步讨论青铜器到铁器和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并引向现代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学习小组展示汇报。

首先是化学之美:该小组展示奥运烟火到上海世博烟火,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展示了化学的美丽和神奇。

当学生展示第二个主题“衣”之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质的衣物让同学们触摸材质。当他们翻看标签的时刻及时渗透:查阅资料是认识物质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一学科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用于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品质这一重要的科学观。

除此之外还有“食”、“住”、“行”等主题。下面部分展示一下“住”这一主题的学生展示情况。(播放学生展示视频35秒)

学生的有些话语显得稚嫩,但他们准备的材料和内容远远超出我在博客中提供的素材。我发现,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实际上,第一个环节“什么是化学”是学生的认识从生活到化学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为什么学习化学”是学生的认识从化学到社会的过程,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同学们展示结束之后,借用同学们展示的内容共同感受了化学是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学科这一重要的学科观念,并鼓励同学们一定学好化学。

在“为什么学习化学”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了这两个素材和网络资源等素材了解了简单的化学史和材料、能源、生命科学是化学研究的领域,并有了惊讶-思考-感叹-荣誉感到决心学习化学的情感体验。

那么,这样重要的学科要怎么学习呢?

“怎么学习化学”在这个环节我选择了化学实验方法、微观视角和化学用语等三个小环节。

首先,演示趣味实验。实验设计非常简单:NaOH溶液滴加酚酞→加入过量稀盐酸→加入碳酸钠粉末。形象描述为:“白酒变葡萄酒”、“葡萄酒变白酒”、“白酒变汽水”。主要意图:突出重点并与暑假趣味作业相呼应。

第二步:宏观微观视角。

20xx年版化学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提出“化学是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可见正确认识微观视角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以讨论数学学科中的线-点关系为例引入微观视角,并播放了一段视频。因说课需要以六倍速度播放。

(视频播放)旁白:浩瀚的太空中寻找地球,穿过大气层,以一滴水的视角进入海洋,继续进入海洋生物体内,最后到达微观视角。

该视频中涉及到宇观、宏观、介观和微观,面对初中生我们只强调宏观和微观。该环节

通过视听立体感受微观和宏观视角的不同。

第三步:在前面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有趣的科学想象。

关于未来医学的有趣想象:

人造机器人,机器人再造小机器人,小机器人再造更小机器人,如此往复,最终造出来的小小机器人小到直接进入人体内修复损伤器官和部位,达到无痛治疗而痊愈的目的。

该环节中升华学生的感受,通过美妙想象激发学生的美好憧憬和无尽的向往。

第四步:讨论水的各种表达方式。

在关于几种表达方式孰优孰劣的`讨论中学生的意向很快指向了水的化学式。化学式是以模型化思想为基础的。模型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思想。理解运用数学、物理公式和化学用语,甚至书写某体裁文章都是以模型化思想为基础。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最佳模型的选择过程。

在“如何学习化学”这环节中学生利用了这几个素材,知道了实验方法、微观视角和化学语言工具,从而有了意外-思考-想象-向往的情感体验。

对于本课题来说,掌握知识点不是目的,我们的教学意图是同学们初步全面正确的认识化学这一学科,通过学习活动纠正和完善头脑中的前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是课堂教学三个环节。

下面是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假如没有化学—写在化学第一节课后》。留作纪念,今后学习更多化学知识后再次欣赏,感悟自己的成长。

课后反思阶段:

你喜欢化学吗?所有同学都回答:喜欢化学。这是封闭式提问,只求认同感。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开放式提问:

假如你要成为化学家,你想研究哪方面的化学?

有41.7%的同学填写了想研究医药方面的化学。

今天不一定决定未来职业,但这种愿望是同学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也是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不难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触动孩子们内心世界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会带来无尽的前进动力。

结束语:

在设计、备课、上课、反思、整理说课稿的过程中我真切体会了“功夫在课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备好绪言课备的不只是一节课,是整个初三化学,甚至是整个基础化学教育。

我想,对一个老师而言,用心上课就是最好的课。

我的说课结束了,请您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6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开学第一课 第7篇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习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方法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内容。

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

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时间:20分钟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自我介绍

通过一个小魔术“白纸变字”引入教师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环节: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

抽两名学生演示(初高中对比实验)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加入约3-5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再观察。

实验2: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碘水,再加入约2mlCCl4溶液,振荡后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均出现了红色。

教师讲解:以上两个小实验均产生红色,但产生的原因不同。由此,我们上高中后一定要学会不仅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活动设计:一位高三学生谈高中化学学习的心得体会。(播放视频)

教师:实验是感知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学生演示:

实验3:向一个盛有与水(水中先加入酚酞)的烧杯中加一粒黄豆大的金属钾

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分析,从而引出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要求: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

第三环节:高中化学学什么

介绍高中化学课程设置:高中化学共八个模块,其中有两个必修模块,含必修1、必修2,六个选修模块,含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我们要学的模块有必修1、2,选修1、4、5。

第四环节:高中化学怎样学?

讲学习方法,并通过一则小故事带给学生启示:做任何事贵在持之以恒。

第五环节:美好祝愿

推荐访问:一课 开学 化学 化学开学第一课7篇 化学开学第一课(推荐7篇) 化学开学第一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