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2022年)

时间:2022-06-16 13:1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2022年)

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5篇

【篇一】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选民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今天能够和其他候选人一起站在这里,和大家直接见面,作为一名普通工人的我内心非常激动!感谢各位领导和选民给了我一个当众推介自己的机会,让选区的选民对我有更多了解和认识。在此,我对大家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深深地感谢!(起立鞠躬)

我叫 ,男,汉族, 岁,(学历及政治面貌),身体健康,现就职于 。

我的简历已经在各社区进行公示了,我作一个简要介绍。(简要介绍自己简历)

参加这一届人大代表选举,被定为候选人后,我一直在深刻地反思,有三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里思考。我是否具备一个人大代表的能力?我代表着哪个层面的群众参选?当选之后我该如何去履职?

第一个问题,我是否具备一个人大代表的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具备担任人大代表的能力,这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和考虑。

首先,社会各界接触面较广。我目前的工作岗位,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常走街串户,与各层面人民群众和社会群体接触比较多,随之日常交流也比较频繁,能够体会、听到来自社会各级的声音。

其次,学习领会能力较高。日常工作之余,我有着一颗勤奋好学的心,不忘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生活中,我尤其喜好关注社会各级群众对党和政府新出台政策的反映,乐于与基层群众探讨并帮助他们了解、理解、运用新政策、新举措。

最后,团队集体观念较强。工作中,我能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够团结同志,脚踏实地,共同努力;
生活中,我与基层群众接触多、关系密,为人处世谦逊,人际关系较好。无论在单位工作、社区活动、公益行动中,我都能与大家打成一片,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

第二个问题,我代表哪个层面群众参选?“人大代表”,字面理解,就是代表人民的人。我认为,人民群众就是人大代表依靠的力量;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人大代表的宗旨。所以,我是代表本地区社会各级人民群众来参选的。

人大代表为人民,应该紧紧依靠群众、根植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在工作内容和方式上,人大代表是代表社会各级群众反映心声、谋取利益的。人大代表必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强化大众视野和百姓视角,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情系群众,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才能实现依靠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才能切实履行光荣使命。

第三个问题,当选之后我该如何去履职?我的体会是:真心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是人大代表的第一要义。只有坚持不忘做人之本、不移服务之心、不谋一己私利,才能把握住担任人大代表、履行为民请命职责的宝贵机会,才能无愧于“人大代表”的称谓。

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将使我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如果我能获得大家信任,当选此届人大代表,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一是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与社区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努力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二是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密切关注群众日常生活问题,关心党委政府民生工程。因为我的工作面涉及群众日常生活,我将以此为基点,将从群众基础生活入手,就如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调研、思考,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相关提案,提交人大讨论。

各位选民,我渴望当选人大代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崇川区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做出更多贡献;
我想当选人大代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奔走呐喊;
我想当选人大代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听取和反映基层群众的声音,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因此,我衷心地盼望大家给我一个机会,一个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机会。请各位选民拿起手中的选票,为我、为你所信任的候选人投上庄严的一票吧!我相信,有了大家的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之路、民主之路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延伸和发展。谢谢大家!

【篇二】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

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

汇 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牵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领会精神、统筹安排。20XX年以来,我局在县召开的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调度会、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第九次政府常务会上对我县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报告,对下步工作作了建议。我局在X月XXX日,X月XX日,X月XX日、X月X日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会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相关的会议上我局认真贯彻学习国务院大督查关于营商环境督查存在问题整改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工作,落实好市督导组整改要求。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营商环境集中整改作为招商营商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部署营商环境整治工作,牵头拟定出台《某某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县领导联系招商引资企业制度》,围绕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用地、用电、用水、信贷、不动产登记、税费、执行合同、政务服务、信用环境、企业信心等客商反映我县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协调认真落实整改,努力搞好我县营商环境工作,实现招商、安商、亲商。

(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开展营商环境企业大走访,市委常委、县委书记XXX带队走访XXX项目,县人民政府县长XXX带队走访XXX项目,同时我局代办股对XX入驻的企业进行一一走访,收集入驻企业遇到的困难,进行解决,目前,在走访企业中查看应该兑现企业的优惠政策,只要是符合招商优惠政策都一一兑现。在开展大走访工作的同时,我局按照石府办法〔20XX〕XX号文件,认真学习领会有关通知精神,做好牵头部门的职责,按照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的17项目收集各部门1-8份以来开展工作情况的资料,已经装订成册,交县督办督查室,资料收集较好的部门有税务局、财政局。

二、存在的问题:

(一)落实情况。部分部门参加县组织的营商环境会议后,没有及时落实单位会议。

【篇三】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

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高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制定不够精准,行政审批不够高效等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按照调研内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营商环境总体推进情况

(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

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
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
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02%,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880户,个体1455户。

(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

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

二、政务环境优化情况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

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82.3%。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

(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

(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

三、法治环境优化情况

(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

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

四、市场环境优化情况

(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

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编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电子书,开展减税降费知识竞赛,量身定制个性化减税降费方案,推行一证一手印退税,建立减税降费宣传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共同开展政策辅导宣讲,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退税4857.64万元。

(二)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我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财税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税鑫融,旨在解决中小微和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充分调动军民融合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银税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平台运行仅一年来,已为400余户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贷款超过6000万元。

(三)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已出台了《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绵阳高新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对区属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类别,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段精准扶持,推动企业快速上档升级。在绵阳高新区2019年投资促进大会上,高新区为辖区16家企业兑现2019年度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资金总资金31651.5万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打造双创升级,提升科技转化成效

高新区以科技资源支撑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多元、开放、融合的“双创”升级版--“融创绵阳”示范品牌。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探索“产业链+科技众包”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起军民融合资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导师+联络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高品质的“保姆式”服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探索出一条“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新路子。及时配套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双创”升级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和《绵阳高新区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资源支撑型)》《绵阳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五、人文环境优化情况

(一)优化决策机制,建设信用体系

已印发《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办公会议。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二)积极走访联系,努力破解难题

印发《绵阳高新区关于开展全区“四上”企业大走访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将辖区262户“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分解到区领导及责任部门,制定走访企业信息登记表,采取集中走访和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情况。目前已完成全覆盖走访工作。

(三)落实“服务绿卡”,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落实“服务绿卡”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支持的同时,为持卡人及子女在就医、就学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绵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外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落户、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规范编制《高新区政策汇编》、办事指南、公开目录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清理结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安全验收检查等信息。及时公开机关单位招聘信息,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定期公开社保参保、城乡低保等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

(二)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在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等采取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时,邀请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和绵阳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介,加强对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经验和新成绩进行重点宣传,基本形成“重商、尊商、亲商”浓厚的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制,定期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骨干充实窗口一线,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绵委办发〔2019〕32号),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绵阳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同时持续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区目督办会同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通过暗访督查、个别谈话及群众和企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破坏全区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长效监督。

七、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高新区可以行使市级管理权限,但产业发展中重要事项审批权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级,特别是大投资项目的核准、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都需要省级以上审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县三级实施,加上一些市级部门尚未树立“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园区和县同等对待,对一些重要职权下放不到位,尽管部分市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分局,但从实际来看,这些分局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接件平台和“二传手”,很多事项还是要报市局审批,园区和企业报批报建程序繁琐,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

(二)园区体制机制受限,基层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市上机改后对园区机构行政审批权限仍未正式明确,我区各部门依然存在对应市级多个部门,甚至一个工作人员对应多个部门,且园区无税务稽查、安全检测、食药监管、卫生计生等专业执法机构,具有资质的监管执法人员缺失严重,需要报请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4行政执法,办理环节冗长,证据保存难度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基层监管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

【篇四】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

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言稿

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讲话稿1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局党委决定召开的1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109大精神,进1步解放思想、调剂状态、转变风格,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建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决胜林区小康社会建设、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建立新风格,展现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去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重担,局党委把展开机关风格整理工作作为助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宏扬新风正气、整治风格顽疾,获得了明显成效。1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1步提高。从思想教育入手,以“网络课堂”、“手机课堂”、“电视课堂”、“板凳课堂”4大课堂教育为平台,创新“6学”模式,通过开设“理论新视点、热门面对面、发展之声”等栏目和约请局领导干部为党员干部视频授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情势,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情意识和看齐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思路破题,找准短板关键,破除软肋制约,买通思想脉络,工作效力和服务质量进1步提高。2是风格突出问题进1步得到解决。认真落实总局平山会议精神,前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局领导干部会议、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群部门工作会议和全局预警整改工作动员会议等5次专题会议,延续发力,推动风格整理工作整改落实。展开了“4查”活动,查思想、查形象、查管理、查履行力,对全局基层单位实行划片监督检查,不定期展开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庸、懒、散、慢、奢”等问题,查摆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履行落实问题2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80余项,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45条,党员干部查摆问题2000余条,限时全部整改完成,有效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展开。3是干事创业氛围进1步浓厚。积极对接总局“486”产业布局,在“完善两处产业园区”、“加快推动两石开发”、“建立3大基地”、“延伸3条产业链”、“实现3个全面提升”、“ 实行林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全局各基层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细化任务措施、深化跟踪问效,积极担当作为,大力营建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增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展开。

  在获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苏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1些问题和不足,与总局党委要求相比、与面临的新情势新任务相比、与职工大众和营商环境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1是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侵害林区形象,行政执法随便性强。2是履行政策打折扣,变相设卡、抬高门坎、弄权勒卡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3是还存在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办事环节多,“4零”许诺服务不落实,人浮于事的现象。4是情势主义、官僚主义又有新的表现,改革政策“空转”,调研变做秀项目弄“盆景”,文山会海,数字造假。5是工作不细不实、能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政策研究不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陈腐的问题表现的还比较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问题集中反应了广大职工大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

  风格建设需要从严从实抓好,营商环境需要强力推动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急性,把深入展开深化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为激起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从思想深处认清存在问题的危害, 牢牢围绕打造“5个好风格”,明辨是非、突出重点、深入整改、抓出成效,推动深化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获得实质性突破,为新时期现代化新林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风格保证。

  下面,就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讲3点意见。

  1、统1思想,提高认识,深入领会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

  展开深化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省委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门路而作出的1项重大工作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1到省委和总局党委工作部署上来。

  第1,深化机关风格整理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意识、紧跟时期步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1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风格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改进风格、优化环境、林区改革、转型发展都是空谈。我们必须牢牢捉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1以贯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实践。当前,在1定程度上,我们有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工作理念不适应新时期;有的存在盲目自满、小富即安、盲目乐观、小胜即安、不求进取的消极情绪;有的在推动改革中,有不想改、不愿改的思想,存在求稳怕乱、患得患失的情绪。“铁饭碗”“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陈腐的思想观念还占有较大市场。这些陈腐的思想观念与时期的客观要求、与当前林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教育引导干部大众加快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要抱残守缺,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情势,积极融入市场经济,结合林区改革,在行动上自觉践行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建立新风格,展现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篇五】法院开展数字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开展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发言稿

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高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制定不够精准,行政审批不够高效等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按照调研内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营商环境总体推进情况

(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

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
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
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02%,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880户,个体1455户。

(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

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

二、政务环境优化情况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

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82.3%。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

(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

(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

三、法治环境优化情况

(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

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

四、市场环境优化情况

(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

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编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电子书,开展减税降费知识竞赛,量身定制个性化减税降费方案,推行一证一手印退税,建立减税降费宣传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共同开展政策辅导宣讲,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退税4857.64万元。

(二)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我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财税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税鑫融,旨在解决中小微和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充分调动军民融合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银税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平台运行仅一年来,已为400余户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贷款超过6000万元。

(三)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已出台了《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绵阳高新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对区属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类别,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段精准扶持,推动企业快速上档升级。在绵阳高新区2019年投资促进大会上,高新区为辖区16家企业兑现2018年度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资金总资金31651.5万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打造双创升级,提升科技转化成效

高新区以科技资源支撑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多元、开放、融合的“双创”升级版--“融创绵阳”示范品牌。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探索“产业链+科技众包”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起军民融合资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导师+联络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高品质的“保姆式”服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探索出一条“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新路子。及时配套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双创”升级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和《绵阳高新区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资源支撑型)》《绵阳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五、人文环境优化情况

(一)优化决策机制,建设信用体系

已印发《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办公会议。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二)积极走访联系,努力破解难题

印发《绵阳高新区关于开展全区“四上”企业大走访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将辖区262户“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分解到区领导及责任部门,制定走访企业信息登记表,采取集中走访和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情况。目前已完成全覆盖走访工作。

(三)落实“服务绿卡”,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落实“服务绿卡”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支持的同时,为持卡人及子女在就医、就学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绵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外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落户、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规范编制《高新区政策汇编》、办事指南、公开目录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清理结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安全验收检查等信息。及时公开机关单位招聘信息,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定期公开社保参保、城乡低保等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

(二)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在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等采取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时,邀请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和绵阳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介,加强对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经验和新成绩进行重点宣传,基本形成“重商、尊商、亲商”浓厚的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制,定期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骨干充实窗口一线,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绵委办发〔2018〕32号),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绵阳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同时持续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区目督办会同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通过暗访督查、个别谈话及群众和企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破坏全区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长效监督。

七、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高新区可以行使市级管理权限,但产业发展中重要事项审批权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级,特别是大投资项目的核准、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都需要省级以上审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县三级实施,加上一些市级部门尚未树立“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园区和县同等对待,对一些重要职权下放不到位,尽管部分市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分局,但从实际来看,这些分局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接件平台和“二传手”,很多事项还是要报市局审批,园区和企业报批报建程序繁琐,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

(二)园区体制机制受限,基层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市上机改后对园区机构行政审批权限仍未正式明确,我区各部门依然存在对应市级多个部门,甚至一个工作人员对应多个部门,且园区无税务稽查、安全检测、食药监管、卫生计生等专业执法机构,具有资质的监管执法人员缺失严重,需要报请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4行政执法,办理环节冗长,证据保存难度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基层监管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