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时间:2022-06-23 0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5篇

第1篇: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回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短暂而又辉煌的奋斗历程,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跃然眼前――这,就是改革开放。 “没有30年改革开放增长的综合国力,没有这个大背景下积蓄的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今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奏响了中国科技追赶世界的号角。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自那一天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在“曙光”号搁浅20年后,中国载人航天终于迎来启航的曙光。的确,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唤醒了中国航天人无穷的创造力:包括航天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包括航天器系统、航天运载器系统、航天发射与回收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等较为完善的航天工程体系……所有这一切,无不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7 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中国“神舟一号”飞船腾空而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4圈、21小时后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都成功着陆。首次飞行没有载人,目的是通过实际飞行验证新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2001年1月10日子夜时,神舟二号飞船凌空遨游。这艘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按载人飞行要求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1月16日神舟二号飞船按预定计划绕地球108圈,在太空飞行7天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返回了地面,轨道舱仍留在空间运行。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内装有一套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飞船在轨道运行七天,各分系统工作正常,成功考验了飞船在轨技术。飞船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运行,其运行了180多天,环绕地球飞行2821圈,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这是迄今对载人技术考核最全面的一艘飞船,与真正载人飞行的技术状态是完全一致的。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继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之后第二次遨游太空。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神州六号”飞船经过115小时33分,绕地球77圈的飞行,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新的伟大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七”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升空。飞行中翟志刚这位“神七”的指挥长,身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迈出了最具挑战的一步——空间出舱活动。这一步诠释了中华民族探索的新高度。

在刘伯明、景海鹏的直接协助下,在3000多个参研参试单位的协同下,在数十万人的共同努力下,翟志刚圆满完成了19分35秒的空间出舱活动,取回了固体润滑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实验装置,首次真正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太空。“神七”飞行68小时27分钟,绕地球45圈,于9月28日17时37分,安然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三位航天员平安健康返回,我国从此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迈出了太空交会对接、建立空间站的关键性一步。

“神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七个高度

1、“神七”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高度。经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才有可能使“神七”上天。

“神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七个高度:

1、“神七”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高度。经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才有可能使“神七”上天。

2、“神七”是国家航天科技发展的高度。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到“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38年首次迈向太空新高度,下一步将是建立空间站和登上月球。

3、“神七”是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的高度。涉及国家科研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4、“神七”是中国制造的高度。长征系列火箭已走向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已为国外发射29次。

5、“神七”是自主创新的高度。“神七”的核心技术都靠我们自主创新,有很多独到之处。

6、“神七”是国家视野的高度。站在太空中看地球,用未来眼光看今天,站得高,看得远。

7、“神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造福人类的和平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面向未来,不断提升综合国力。

航天工程的九大突破:

1、现代化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整体运输、有逃逸救生带,在世界独树一帜,可发射大型空间站。

2、“神七”体现中国特色:多人多舱设计,可利用空间在世界最大,一舱多用功能,有与空间站交会对接能力,轨道舱可留太空工作半年以上。

3、长征2F火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为0.997,属世界先进。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进入大气层后由于温度太高(3000多度)发生爆炸,七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

4、航天员队伍千锤百炼,素质很高。14名航天员39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训练,练就了高超的技能和水平。

5、“神五”送上杨利伟,浩瀚太空迎来首位中国访客。

6、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新突破,“神六”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5天5夜,行程325万公里。

7、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结构最复杂,技术最先进,价格最昂贵(3000万元),是一颗小卫星。

8、“神七”载着翟志刚等三人,翟志刚出舱行走19分35秒,太空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9、天基测控提高测控覆盖面,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陆基和海基航天测控网,包括国内五个,国外四个,远洋测量船5艘共14个测控点。2008年发射的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为建测控网建好了平台。

中华航天博物馆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使我们大开眼界、深受鼓舞,受益匪浅。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性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这一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

 

   

第2篇: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载人宇宙飞船阅读答案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
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
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
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1、填空。

上文三段依次介绍了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 、 和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2.从第二段看,对载人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用文中句子回答)

3.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1) (2) (3)

4.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工作?目的是什么?

(1)工作:① ② ③

(2)目的:

1、答:主要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答: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3、①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

②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

③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

4、答:工作:

①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

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

③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目的:提高载人宇宙飞船的可靠性,力争万无一失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圆。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外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早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几类。(4分)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3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2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2分)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5、请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要求用图设计住宅,对住宅的主要设施配上文字提示,设计图画在右边空白处。(3分)

 【参考答案】

1、太阳能住宅、生态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住宅、摩天大楼(城市)

2、答案要点:(1)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2)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

3、白天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

4、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利用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5、略。(提示:①绘画能力差不影响得分;
②设计要有创意。要能体现“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如无创意酌情扣分;
③提示文字表意不清楚或指向不明酌情扣分。

第3篇: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创意世界

ISSN:1674-5256

年:2016

卷:000

期:011

页码:P.11-11

页数:1

中图分类:V52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飞船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航天员;实验室;对接;太空

摘要: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第4篇: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我国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 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 结论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第5篇: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孜孜追梦二十年载人航天硕果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综述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犹如沧海一粟。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

高科技领域抢占先机

追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史,重新回到任务的起点,就不得不提到“ 86计

划”。

1986年3月3日,一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 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联合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被送到了邓小平的

手上。邓小平看到4位科学家的 建议,马上作出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正是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使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随后,中央组织了数百位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 著名的“ 863计划。中央同时决定拨出100亿元专款,其中40亿元直接用于发展航

天事业。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此开始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上午,江泽民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此次会议正式批复了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党中央决定实施我国载人航天 工程,并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建设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 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如轨道舱 的交会 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 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

模的、短期有人照料 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一次举世瞩目的战略部署。中国载人航天由此掀开了崭新的

一页,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想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无论是指明方向的 计划”还是真正起步 的“92工程”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轰动,很多人 震惊甚至费解。

早在“ 86计划”上马之初,就曾有一位欧洲科学家向邓小平抛出了一个尖锐的 问题:中国目前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钱搞航天?

面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回答得干脆利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只顾眼

前,这是 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作出的战略部署。过去也好 ,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

国必须发展自己

的咼科技,在世界咼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试想,如果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 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而在高科技领域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不发展以航天为 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就会失掉发展先机,也很难再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当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在向中央提交的建议中主 要提出了几 个观点,其中就包括通过研究提高技术不仅可以集中现有的科研实力出

成果,而且可以培养新 一代高技术人才。

,老

天工程不仅带来了航天技术的重大飞跃,而且沉淀了一批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的高 技术人才。

航天科技进步世人瞩目

从“921立项开始冲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就以火箭般的速度一飞冲天。

神舟一号飞船可以说是一次打破常规的试验。它是在一艘初样电性船的基础上

进行适当简 化、改装,变身”成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并于1999年11月20日清晨

6点30分发射升空的。

在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首次无人飞 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 108圈,在太空飞行近7

天。

神舟二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利用飞船有效载 荷开展的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也使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增加了逃逸和应急救生系统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 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绕地飞行 108圈后,神舟三号成功

返回,完成了预定的全部科学实验和探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与载人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

发射。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 参加了试验,并取得圆满 成功,为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0月中旬,首次载人任务的成功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当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并在太空中举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全世界都 震惊了。中国航天 人只用五艘飞船就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中 国航天时代。

2005年10月12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人们纷 纷猜测神舟六号飞船还能不能如约发射时,费俊龙和聂海胜踏雪出征,乘坐神舟六号 踏上了遨游太空之 旅。

5天5夜,这一飞首次实现了我国多人多天飞行,出色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真正意 义上有人 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为中国载人航天一期工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然而,中国航天人并不满足于圆一个千年飞天梦,自然也不会在工程一期目标上 止步。2008

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奉命出征。

27日,翟志刚打开神

舟七号的舱门,进行了 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是一次开创中国航天新纪元的漫

步,突破了载人飞船气闸舱、 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地面训练等关键技术,中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 家。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完成首次 太空相拥”中国航天突破了 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一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时隔不到一年,神舟 九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太空赴约,旨在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 的可靠性。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向着三步走”的最终目标一一空间站建设快速迈进。

人才队伍建设给力发展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刚刚转入实施阶段时,王永志、戚发轫等老一辈载人航天 专家都已经60岁了。加之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人才 断档”可以说,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完全是从 零”起步的。也正因此,在工程实施伊始,老专家们就提出,一定要确保

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并在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下着力培养人才。

而今,中国航天早 已进入了一个瓜熟蒂落的人才收获期。

神舟七号飞船总体设计和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 33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

团队的平均 年龄只有30岁,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九号飞船研制团队和执行两次交 会对接任务的飞控试验队的平均年龄也不过30多岁,,这样一批年轻而富有创新热 情的航天队伍让外国同行艳羡不已,不仅在于其年龄上和结构上的优势,更在于其经 验积累和能力水平上的优势。

在神舟八号发射前一周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发射试验队仅用了 3天3夜就将问

题彻底解决,没有影响交会对接任务按时、成功完成。

这支年轻的航天队伍不仅具备了一流的学习能力,还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逐渐历 练、积累了 一流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工程难题的能力。连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 切尔格里芬都曾由衷地 感慨: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不仅是所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 程这样的巨大成就,还在于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了 20年培养造就并继续培养着一支新的人才队伍。

这支 队伍年轻又富 有朝气,一直身处型号工作一线,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并逐渐开始 在重要岗位上挑起了 大梁。对中国航天来说,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有理由坚信,到2020年,这些年轻的航天科学家们,将在太空中建成中国人自己 的空间站。神舟飞船发射记录

号飞船7755KG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在一艘初样电性船的基础上 进行适当简化、改装

1999.11.20 06:30:03发射1999.11.21 03:41返回 在太空飞行21小时,环绕地球

14圈

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 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02、神舟二号飞船7800KG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1.01.10 01:00:03发射2001.01.16返回 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

因降落伞故障成功返回而着陆失败

03、神舟三号飞船7800KG正样无人飞船

2002.03.25 22:15:03发射2002.04.01返回 在太空飞行7天,环绕地球108圈

增加了逃逸和应急救生系统 模拟载人

04、神舟四号飞船7794KG正样无人飞船

2002.12.30 00:40:03发射2003.01.05返回 在太空飞行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

108圈

与载人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模拟载人,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

飞船环境 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首次载人 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5、神舟五号飞船7800KG首次载人航天杨利伟

2003.10.15 09:00:03发射2003.10.16 06:28返回 在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环绕

地球14圈

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06、神舟六号飞船7800KG第二次载人航天费俊龙聂海胜

2005.10.12 09:00:03发射 2005.10.17 04:32返回 在太空飞行 5 天 5 夜 即 115小

时32分,环绕地球77圈

首次实现了我国多人多天飞行,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 科学试验,为中国载人航天一期工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07、神舟七号飞船7790KG第三次载人航天翟志刚(出舱、刘伯明、景海鹏

2008.09.25 21:10:04发射 2008.09.28 17:37返回 在太空飞行 2 天 20小时 27 分 环绕地球45圈

27日16:43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的舱门,进行了 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是 一次开创中国航天新纪元的漫步,突破了载人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地 面训练等关键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08、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8506KG设计寿命2年

2011.09.29 21:16:03发射

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
进行对地遥感、 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及空间技术试验

09、神舟八号飞船8082KG无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

2011.11.01 5:58:10发射 2011.11.17 19:32分返回 在太空飞行 17 天

分别于11.03 01:36和11.14 20:00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突破并验证了交会对接技术、组合体运行与分离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突


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10、神舟九号飞船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景海鹏(中国第一位二次飞天的航天 员、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2012.06.16 18:37:24发射在太空飞行13天

创下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第一次访问在轨飞行器

,我国

女航天员第一次太空飞行,第一次进行10多天的载人在轨飞行。

实施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全面突破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实现

女航天员空间飞行;实现空间人员和物品转移,全面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

步考

核改进后的神舟飞 船和长二F火箭的功能和性能;
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和医学

试验。

推荐访问:中国 载人飞船 发展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中国载人飞船发展总结 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