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论述,【完整版】

时间:2022-06-21 14: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论述,【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论述,【完整版】

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6篇

【篇1】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

【篇2】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总书记的党中心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首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在新情势和新任务下,党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从中心八项规定的制定实施到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展开,从反***的延续深进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各项具体制度的颁布出台,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场深入的思想政治洗礼,让广大人民群众感遭到党中心从严治党的决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当前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延续深进的展开,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进尾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积极预备着。身为一位党校教师,如何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成为一位合格的党的理论宣传者,是我在本次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和宣讲过程当中思考的一个题目。经过思考和总结,本人以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走群众线路深化理论学习。育人先育己,党校是理论武装工作的主渠道之一,作为党校的教师应首先得到理论武装。在本次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线路思想的学习,把握群众线路理念、内涵和具体方法,自觉做到及时补钙,定时洗脑,了解时政情势,与时俱进进步。一方面教师应通过书本、电视、网络等渠道深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线路方针政策,不断进步本身的理论素养和功底;
另外一方面要通过讨教、培训、座谈等方式向校委领导、理论专家、先进份子、学员和基层群众学习。多与他们接触,学习他们的经验,关注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群众的气力和聪明是无穷的,那群众在哪里?群众就在我们身旁,我们就生活在群众中间。我们的同事、工作服务的对象、生活中接触的每个人都是群众。纸上得来终觉浅,尽知此事要躬行。假如关起门来只凭电脑和书本来学习,这样学来的理论是枯燥干瘪的,只有把书本知识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深化对理论的学习,更好地增进工作。要到达这个效果,就要积极主动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寻求他们的帮助,能得到更快的成长。

二、走群众线路打造精品党课。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把握,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才能焕发出巨大的气力。每堂党课都是宣传党的线路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作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用丰富而通俗的语言解释相干党的理论政策,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题目要努力做好释疑解惑,才能引发他们情感共叫、真懂真信,从而实现用党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要到达这个目标,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的工作线路,在备课过程当中对授课对象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心声和想法,才能向群众讲清楚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明白:党和人民在目标寻求上具有一致性,从而在人民群众中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无穷气力。这也是党校教师肩负的并且要时刻牢记的光荣使命。

三、走群众线路深进基层调研。与国民教育不同,党校作为党的思想宣传和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同时还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因此党校教师在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当在科研上勇攀高峰,进步本身的科研能力,这就需要深进基层调研。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良好传统和重要宝贝,是科学决策、解决题目的基本方法。深进基层调查研究,具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和一双能走路的脚板子。只有深进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群众中往,才能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门、难点题目。只有态度恳切,虚心向群众请教,面对面的交换,心贴心的沟通,才能多渠道具体把握情况,正确掌控题目的症结,构成有深度、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道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良好作风把人民牢牢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作为一位合格的党校教师,就要把握坚持群众线路的技能和本领,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敬业精神,争做坚持群众线路的先锋与榜样,勤学习,苦研究,脚踏实地授课,认认真真做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篇3】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精彩论述摘编

2016年02月25日07: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鞠鹏摄

【学习路上按】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调研后,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从2013年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到去年底视察解放军报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以下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种场合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话题的论述摘编。

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谈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
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
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
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谈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

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表示

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
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
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提高国际话语权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以上摘编内容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

【篇4】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2014年02月22日15:58   来源:瞭望

原标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善于把握大势,运用底线思维,着力质量效益,保持调控定力,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只要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直接体现在五大方面。

善于把握大势,

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我们做好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在论述经济工作时也多次提到“大势”这个词。

比如,他讲:“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等等。

他强调,领导工作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

那么,当前我们面临什么样的世界大势和中国大势呢?从国际方面来说,求和平、谋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家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民群众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新向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是我们的历史新使命。

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具体到经济方面来说,观察国际经济大势,必须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

从国内经济大势来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

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
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

“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在对国际国内经济大势的判断中,我们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
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要抢抓“新机遇”的重要思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在国际环境方面,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形势下,习近平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从国内环境来说,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新机遇。

只要我们自觉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大势,把握住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及时采取有力战略举措,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坚持底线思维,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三期叠加”的新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矛盾。

主要是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等等。

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工作总基调。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他特别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

2012年11月30日,他在党外人士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

同年12月9日,他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政策、部署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这一科学方法论,并明确概括为“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为我们切实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

为什么要强调从坏处准备,坚持稳中求进呢?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大国政贵有恒,不能随便“翻烧饼”,那样并不叫有魄力,相反是不稳当的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加强研判,谋定而后动,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各项经济工作中,我们只有守住底线,方能在复杂形势面前方寸不乱,保持大局稳定;
只有从最坏处考虑,设想各种可能,方能有备无患,争取主动,赢得最好结果。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对风险和困难估计不足,冒冒失失,盲目从事,则很可能欲速而不达,不仅好的结果没有达到,现有的成果也可能付诸东流。

在实际工作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
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要注意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等,这些都是“稳”的表现。

当然,从坏处准备不是一味的谨小慎微,更不是说不要前进,而是说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在稳固的基础上更好地前进。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

比如,他在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还强调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改革,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他指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在实际工作部署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调结构、促改革;
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
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这样的政策选择既“有守”又“有为”,充分体现了“两点论”、底线思维的方法论和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要求。

事实证明,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方法,既能保持大局稳定,防控各种风险,又能实现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因此,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着力质量效益,加快经济结构

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习近平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其中,有几大亮点值得一提:

其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线,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
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中央作出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重要判断,充分说明了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其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时,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强化创新驱动。

习近平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他强调,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我们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引进,“关键技术要靠自己”。

从国内情况看,如果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得不到根本改变,我们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因此,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落到实处。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其五,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因而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
它是坚持“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也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凸显文化传承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必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保持调控定力,

使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调结构、转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又必须牺牲一点速度。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一矛盾?在这方面,习近平在国内讲话和对外宾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保持调控定力,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其一,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指出: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在评价工作和考察干部时,不能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他强调,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

其二,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

这是习近平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表达的观点。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
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其三,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速。

针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等各种不看好中国经济的观点,习近平强调:“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和环境,他指出,我国经济具备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社会生产力技术雄厚,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同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也将给中国的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所以经过努力,我国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

其四,主动调控,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出10%(含10%)的年份就有16个。而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上半年仅为7.6%。对此,习近平指出:201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是中国主动调控的结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就是说,只要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就不要再为速度而纠结,而要下大力气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下大决心通过改革、调整和创新,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什么叫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根据这一要求,经济学家预测,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上下限分别为9%和7%,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的增长速度换挡期。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在这一换挡期,我们要保持调控定力,稳中有为,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
要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
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深化改革开放,

释放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不久,习近平就来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调研,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他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久,他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指出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论。

其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系统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的“五大关系”,即: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六大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就经济方面来说,《决定》各项政策的逐步细化和具体实施,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推动力。

其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他说: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他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其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就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中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

为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一个具体步骤,是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范围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金融等领域扩大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同时“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决定》还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大思路。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其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另一个战略举措,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10月,他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这两个战略构想交相辉映,一个着眼于大陆,一个着眼于海洋,一个着眼于欧亚,一个着眼于东南亚,都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都贯穿平等协商、友好交流的精神,提出之后都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发展合作的重要基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可以预见,在两大战略构想指引下,我们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必将进一步地得到扩大,必将进一步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戚义明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篇5】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论述摘编(一)
作者:
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01期

        一、关于党的90多年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2013年第1期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2013年第1期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党章。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纲,党的二大制定了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总是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2012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的光辉历程。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3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篇6】十八大以来关于“尺子”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能够给我们以信心,给我们以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他要求全党都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认为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只有学好党史、国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他希望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
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还希望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增长知识,锤炼意志,努力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些要求和希望,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心声,对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感召作用。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经济、政治、国防和外交等各方面的建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他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这就是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正是为了科学统筹富国和强军两大战略任务,他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他要求全军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只有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正确把握和运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当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党建设好

  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党坚强有力,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国家才繁荣稳定,人民才幸福安康。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我们党建设好。

  管党治党,要从改进作风抓起。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伊始,就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同时,按照十八大总体部署,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领导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要求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我们党能够始终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瑛   来源:光明日报 ]

推荐访问:尺子 论述 十八大 十八大以来关于 尺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