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庆祝建党90周年(2022年)

时间:2022-07-30 19: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庆祝建党90周年(2022年),供大家参考。

庆祝建党90周年(2022年)

 

 革命圣地 ——红色旅游系列 一、 回陕北——“天下的堡, 瓦窑堡” 前不久回陕北,在瓦窑堡一呆就是半月,这座群山拱卫中的塞下古城,现在是越来越漂亮, 越繁华, 越青春焕发, 魅力十足了。

 “天下的堡, 瓦窑堡”。

 瓦窑堡其所以有名, 说来与盛产煤炭有关。

 谚云: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将瓦窑堡的煤炭与风华俏丽的米脂女子和英俊飒爽的绥德小伙相提并论, 足见其也算令人称羡的名优特产了。

 这种煤最大的特点是块头大, 燃点低, 一把蒿柴几张旧报纸就可引燃, 加之产量大, 价钱便宜, 最适合民用。因此, 在瓦窑堡城里, 无论是穷是富, 家家院子里都会有一垛高出院墙的煤堆, 是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一道景观。

 但也正是因为煤多, 瓦窑堡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

 四周矿区的大量粉尘自不待言, 单是家家户户烧火做饭时, 从几万个烟囱里同时冒出的滚滚浓烟, 就使得偌大县城常年处在乌云般厚重的灰尘笼罩之下, 居民们既得其利, 又不堪其苦。

 外地人开玩笑说,瓦窑堡飞出的麻雀都是黑的, 更别说人啦, 只要见到黑眼圈黑鼻孔黑脖子的, 甭问, 准是“瓦族”来的。

 其实, 瓦窑堡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边关要地, 城坚濠深, 雄镇一方, 又兼地处晋陕蒙交通要冲, 车马塞途, 工商发达, 城内街巷井然, 窑房栉比, 操场戏台, 文庙书院,商铺旅店, 酒楼饭馆, 应有尽有, 热闹非凡。

 记得我上小学时, 瓦窑堡还是毗邻地区群众十分向往的地方, 只要有机会来过的, 回去总有讲不完的见闻故事, 让邻里乡 亲羡慕上好一阵子。

 而后到了文化大革命, 更是遭到灾难性的重创。

 那时由于党政机关瘫痪,无人管理, 加之人口激增, 市民们到处挤占私宅公巷, 乱拆乱建, 使这个素有“小北京”之称的县城同当时的北京城一样, 被破坏得遍处疮痍, 面目全非。

 多年后我回到家乡 ,看到连县城的城砖都被拆挖殆尽, 而城下的秀延河也已是臭水涌流, 当时那种痛惜与怅惘的心情, 真是无法言喻。

 瓦窑堡的脏乱差从此出了名, 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饱受诟病的一道难题。

 转机出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

 国家发出再造西北秀美山川的号召, 拨出专项资金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发展林果和畜牧业。

 十年休养,十年生聚, 陕北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过去的荒山秃岭、 “黄土高坡”,按时下的说法, 都已“只是个传说”。

 也正是这一时期, 作为“中国的科威特”, 陕北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各县市经济实力大为增强, 富裕起来的人们不仅要吃饱穿暖, 而且吃饭讲营养, 穿衣讲时尚, 住房讲宽敞,对“环境友好”“幸福指数”等这些时兴的术语也并不陌生。

 大约是在 2006 年召开的一次人大、 政协会上, 子长县的代表、 委员对瓦窑堡的环境问题提出严厉批评, 说如果老是这样, 经济上去了又能怎样, 总不能让人们都像灰头灰脑、 目光短浅、 只知道往窝里刨食的土拨鼠那样去生活吧! 群众的意见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认识不谋而合。

 县委书记兴奋地把桌子一拍:

 民心可贵, 民气可用。

 天大地大, 民生问题最大。

 如果我们连老百姓吃水、 行路、 看病、上学、 就业、 安居等这些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解决不好, 还何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于是, 经过近半年时间调研谋划, 一整套关于发展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 交通道路及整治、 美化城乡环境的工作方案出台了。

 一场改变城乡 面貌的攻坚战在全县范围里同时展

 开。

 年前, 我搭县委办公室南主任的便车从延安出发, 一路走走停停, 见公路两旁一处处熟悉的村庄果然整洁多了, 所有的土窑洞一律罩上了青砖灰瓦的窑面, 老旧的院墙全都整修一新, 米酒飘香, 年味渐浓, 家家的窗户上贴满新剪的窗花, 门口的对联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连山背后传来的锣鼓声, 也都能听得出村民们按捺不住的激情和喜悦。

 在新寨河村文化中心, 我们问几位正在打电脑、 玩扑克的年轻人:眼看过年了 , 还不回家帮着准备年饭? 他们回道, 嗨, 有什么准备的, 不就是大米白面, 猪肉粉条, 哪天不和过年一样!

 又问现在的光景比城里怎样, 答说没太大差别, 就是比城里人更清静、 更自在些。

 翻过黑山子梁, 瓦窑堡便赫然在望了。

 从高处俯瞰, 眼前像猛地展开了一幅崭新的、生气扑面的辽阔画卷, 神情不禁为之一振。

 同时心下便嘀咕, 这古老的县城曾几何时,竟魔术般变得如此整洁清爽, 容光焕发:

 秀延河两岸多年乱搭乱建的破烂棚户不见了,代之以雕栏画墙、 树木掩映的滨河长廊; 河岸下堆积如山的垃圾和污泥浊水清除了, 宽阔的河床上白花花的冰层一眼望不到头。

 蓝天白云下, 老城的仿古建筑与河东新区的簇新楼房交相辉映; 牌楼耸立处, 城内“米粮山公园”的景致也依稀可见。

 回到家里,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谈论的仍是子长的新鲜事。

 晚饭后, 见天气尚早,又不很冷, 弟弟便陪我到铁狮子巷、 书院巷等我们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转转。

 这些前些年还坑坑洼洼、 破破烂烂的小胡同, 现在都用方砖铺得平平整整, 路面很干净, 见不到一点儿纸屑痰迹。

 迎面遇到的人, 无论是生是熟, 都礼貌地朝你点点头, 认识的, 还会客气地过来问长问短, 临了不忘叮咛一句:

 现在该不忙了, 多盛(呆)

 几天, 好好转转, 与从前可是大不一样啦。

 弟弟说, 是不一样了, 这几年环境变了, 人们好像也都变得文明多了, 现在瓦窑堡城里很少能见到吵架拌嘴, 或乱丢乱扔的。

 我接过话, 说是啊,这种社会的和谐与精神的升华, 才是瓦窑堡最大最可喜的变化。

 弟弟点点头, 如有所悟,深以为然。

 正月初七,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按事先约定, 南主任领我参观了县城周围的几处医院、 学校。

 子长的医疗改革与北边的神木县一样, 现在已引起广泛关注, 中央媒体作过多次报道。

 其主要做法, 是通过改革药品招标方法, 有效降低药品价格, 对公立医院实行全额拨款, 恢复其公益性, 同时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这样政府虽然要拿出一大笔钱, 但干部群众普遍受惠, 进一步激发了参与改革和建设的热情。

 教育方面, 除对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外, 每年还拿出 1000 多万元, 在全县推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 实施寄宿生蛋奶工程,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参观过的秀延初级中学和秀延实验小学, 是县上前年投资 1.3 亿新建的, 在校学生 8000 多名, 据专家验收评估, 教学场地和设施, 在全国都属一流。

 那天参观时, 看着一拨拨天真可爱、 兴高采烈赶来报名的孩子, 我真在心底为他们和他们的家长高兴。

 在陕北的这些日子, 我正是在这种欢欣的观感和深长的思绪中度过的。

 最难忘记的,是我在县医院交谈时几位老乡 所说的话:

 “不能亏人, 而今的社会是好社会, 有吃有喝,万事不愁, 从前连想都不敢想”; “不能说而今的干部全好, 但绝大多数是实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 说个丑话, 有时想起来比自己的儿女还孝敬”。

 而他们那种朴实的、 灿烂的笑容, 更是令人感动, 是我这次回乡 看到的最美好、 也最动人的风景。

 (转载自人民网)

 二、 走进苏家坡 每次到上杭, 必定会去苏家坡。

 每次到苏家坡瞻仰树槐堂、 圳背岩洞等革命遗址, 倾听毛泽东关心群众疾苦、 密切党群关系的动人故事, 又总是使我心潮澎湃。

  初次到苏家坡, 是 38 年前。

 那年 3 月, 我所在的部队到古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请革命老人讲述毛泽东在苏家坡的故事。

  苏家坡村, 深藏在梅花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

 它和闽西的多数山村一样, 群峰怀抱,云雾缭绕, 青松挺拔, 红枫伟岸, 清澈的溪水从村前淌过, 鱼儿在水中嬉戏, 鸟儿在林中歌唱, 村民在田间愉快地劳作, 真是一幅天造地设的画卷。

 而苏家坡村曾是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的所在地, 一代伟人毛泽东又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历史, 又使它比别的山村多了一份荣耀, 多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1929 年 10 月, 毛泽东携贺子珍随同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转移到苏家坡, 住进特委机关驻地树槐堂后厅左侧的小阁楼。

 在这里, 身患疟疾的毛泽东一边养病, 一边指导闽西特委的工作。

 他化名“杨先生”, 工作之余, 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他访贫问苦, 了解政风民情;枫树林里、 小溪岸边, 他与特委领导和干部屈膝谈心, 探讨根据地建设。

 苏家坡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协助村民创办了“平民小学”, 还亲自给学生们上课。

 他了解到特委炊事员老杨的儿子参加赤卫队, 把家里仅有的一床被子带走了, 便将自己的军毯送给了老杨。

 “杨先生”的美德, 在苏家坡群众中广为传颂。

 毛泽东在指导闽西特委工作时, 格外重视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使苏维埃政府和苏区干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 闽西各地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苏维埃运动如火如荼。

 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并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 我再次踏进苏家坡这片热土, 昔日进村的崎岖小路, 已成为宽阔平坦的大道。

 家家盖起新房、 户户生活富足, 人民安居乐业。

 人与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好一个美丽乡 村,梦里家园!

  时光送走了伟人, 但伟人的光辉思想永生。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和永恒的追求。

 三、 在杨家岭感受延安精神

 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 记者来到杨家岭, 踏访革命旧址, 感受延安精神, 感受共和国在这里迈出的坚实步伐。

  盛夏的清晨, 记者从延安市出发驱车赶往杨家岭村。

 杨家岭村虽然在延安市西北, 其实与市区已经没有明显界线。

 汽车从一条两旁都是楼房的街道拐进了一条整洁的巷子, 司机师傅说, “这个路口叫杨家口, 直行下去便是杨家岭村了。

 你看, 前面就是中央大礼堂。

 ”从车窗往外看, 前方 200 米处, 是一幢起脊挂瓦的青灰色建筑, 一面红旗正迎着晨风飘扬。

  车子在中央大礼堂前停了下来, “这里要 8 点钟才开门, 还有两个小时呢, 你们可以先到村子里转一下。

 ”司机师傅说。

  中央大礼堂在一个山坡下面的小院里。

 小院的围墙只有 1 米多高, 山坡上和四周都是松

 树, 院子里种着四季青。

 小院门口的红色标示牌提醒记者, 著名的中共七大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中央大礼堂的路对面便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和中共中央机构驻地旧址。

  记者沿着小院旁的排水渠向村里走去。

 路边的一块地被小砖墙围起来, 地里一块红色的标示牌上写着“毛泽东种过的菜地”。

 数了数, 一共 39 畦, 其中两畦种着青菜, 其余也都刚平整过, 没有杂草, 像是撒过了种子。

 这块地也是那段革命历史的见证。

  走在杨家岭村的水泥街道上, 只见两旁都是两三层高的小楼, 临街的一面都镶着白色瓷砖。原来的窑洞哪里去了? 一位早起散步的居民告诉记者, 现在村里大多数人都住上了楼房,村子后面的山坡上倒是修了好多窑洞, 是专门搞农家乐旅游用的。

  说话间, 一辆中巴车从记者身旁驶过, 车玻璃贴着“延安————绥德”的路线标识。

 一位居民说, 每天有 4 趟从延安火车站至杨家岭的公交车, 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有巴士。

 “红色旅游很红火, 许多地方的车都乐意往这边跑。

 ”

 一路走走看看, 回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时, 路边已经停满了大巴车, 中央大礼堂院内已是游人如织。

  记者跟随一队游客走进大礼堂。

 大礼堂内按照中共七大会场原样布置。

 屋顶按照窑洞风格, 由四道拱梁隔开。

 最里面的一道拱梁区内是主席台, 主席台正对面的墙上刻着毛主席题写的 4 个红色大字————“同心同德”, 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夺取革命胜利。

  来自云南的 85 岁老军人杨焕荣拄着拐杖认真参观。

 他告诉记者, 他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 但以前没有来过延安, 这次特意让儿女们陪他来实现这个心愿。

 “革命旧址保护得这么好, 这么多人来参观, 我很高兴。

 这说明人们没有忘记那些为共和国成立做出贡献的人们。

 ”

 前来参观的人排起了长队。

 为了游客顺畅流动, 工作人员礼

 貌地催促在门前留影的人加快速度。

 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近几年来, 杨家岭革命旧址每年吸引游客 50 万人次。

  来自河南洛阳白马医院的小伙子朱红涛说, “我们一共来了 36 人, 专门来这里举办党日活动。

 看到党中央当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 我们更加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宝贵, 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

 毛主席的故居由三间狭小的窑洞组成, 一间是警卫室; 一间是办公室, 只有一张木制的桌子和一把椅子; 一间是卧室, 除了床还有一个书架。

 讲解员说, 这个书架在当时便已经算“奢侈品”了。

  在毛主席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的石桌前, 一名游客详细地向孩子讲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背

 景。

 “我带孩子来参观, 就是要让下一代知道这段革命历史, 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参观完所有的旧址, 记者离开了杨家岭。

 回头望去, 杨家岭的山坡上树木葱茏, 绿意正浓。

推荐访问:庆祝建党90周年 建党 庆祝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