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提纲

时间:2022-06-18 1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党代会宣讲提纲

党代会宣讲提纲2篇

【篇1】党代会宣讲提纲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





5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XX年5月24日至27日在成都胜利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860人、特邀代表10人,列席会议193人,邀请来宾35人,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纪委机关派出督导组到会指导。大会讨论审查了十届省委工作报告和省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四川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和新一届省委、省纪委。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大会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大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大政方针、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治蜀兴川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验。大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作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重要指示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四川沿着总书记指引正确方向坚定前行、科学描绘未来发展美好蓝图的集中检验。大会是在省委坚定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彻查严处南充拉票贿选案、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恶劣影响、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四川从严管党治党、重塑良好政治生态的集中检验。
大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团结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大会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全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具体化,庄严作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宣示。这是一次民主团结、风清气正的大会。大会鲜明确立“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总体谋划,共同描绘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全面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时代号角。大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选举了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领导集体,圆满实现了中央和省委的人事安排意图。5月27日下午召开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常委会,选举王东明同志为省委书记,选举尹力、邓小刚同志为省委副书记;
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纪委常委和书记、副书记,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蜀兴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一次凝心聚力、昂扬奋进的大会。大会用美好前景振奋人心、用奋进事业凝聚人心,进一步筑牢了共同团结奋斗思想基础,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饱满政治热情和强烈使命担当,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的必胜信心。
党代会精神集中体现在十届省委工作报告中。会上,王东明同志代表十届省委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与会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同志分组进行了讨论审议。大家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报告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准确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把握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确立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深刻阐述了事关四川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如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命题,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性、战略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报告,是引领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好新长征路的政治宣言,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党代会的主题
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这个主题集中表明了省委和全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坚强政治定力。报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进,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恢弘篇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到实处。
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省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发展定力。报告指出:我们的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发展的。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继续前进开创未来的新长征。强调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不断开创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过去五年奋斗历程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战胜了多重困难挑战,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报告全面回顾了砥砺奋进拼搏实干的五年历程,系统总结这些年形成的治蜀兴川实践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概括起来,包括一个总体工作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个方面成效、着重抓的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五件大事难事,以及做好四川工作的六条经验启示。
五年实践探索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治蜀兴川方略。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省情实际,明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工作主题,提出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确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奋斗目标,召开省委全会分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和灾区重建发展、脱贫攻坚、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创新改革、绿色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作出决定,形成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这是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的具体化,已经转化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行动。
五年艰苦奋斗创造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报告指出,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全省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一是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
二是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
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
四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五是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
六是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七是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八是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九是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十是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实实在在”,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无论是大会审议还是之前征求意见,大家都感同身受。各方面一致认为,过去五年,是四川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五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30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超过80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5万亿元。多点多极共兴,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5个、增加8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增加38个。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四川发展是实打实的,有质量有效益,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过去五年,是深耕厚植四川未来发展优势的五年。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任务基本完成,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5万亿元。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驻蓉领事馆达16家,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21户,成都双流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0条、新增54条。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布局先后落户四川,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7095万千瓦,交通领域投资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进出川大通道达29条、新增12条,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一举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这些都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战略之举,正在并将进一步加速改变四川区位条件和发展势能,必将有力支撑四川赢得未来主动、抢占发展制高点。过去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四大城市群”建设、“百万安居工程”和“百镇建设行动”成效明显,平均每年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11.5%,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打响。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群众有切身感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去五年,是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五年,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小康建设成效明显,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全面加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这些,都构成了四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体现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有力推动治蜀兴川上了一个新台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五年砥砺奋进办好了一批奠基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在研究谋划党代会报告起草、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普遍感受,就是这些年四川的奋斗历程最鲜明的主题词是“难”与“变”。“难”主要体现在,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比如,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时不我待;
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再次发生芦山强烈地震,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四川是否安全、“地方作为主体”新体制下重建能否圆满完成,各方高度关注;
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任务繁重,开展反自焚专项斗争、解决寺庙深层次问题、实现长治久安,面临诸多挑战;
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特别是彝区藏区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
干部队伍中腐败问题集中暴露,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恶劣影响,政治生态重塑任务艰巨。
“变”,主要体现在各项四川事业发展的深刻变化。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集中力量打了几场硬仗,着重抓了一批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一是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坚持调存量和扩增量并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积极培育高端现代产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二是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打出组合拳,省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带队开展多轮全覆盖调研督导,创新设立“四项基金”,广泛开展“四好村”创建,抓好省内外对口帮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XX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XX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三是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三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造血”功能明显增强,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
四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着眼全局谋划推动民族地区工作,把藏区彝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实现了全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是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方位着力,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驰而不息整饬作风,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彻查严处南充拉票贿选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追求,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五年开拓创新积累了指引四川前行的经验启示。这些年,省委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四川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既收获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又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加深了对做好四川工作的认识,坚定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决心。报告总结了六个方面经验启示:第一,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实,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三,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这样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
第四,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切实把四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样才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第五,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
第六,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员干部心思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这样才能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些经验启示,是省委从治蜀兴川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体现的省委对发展大势的精准洞察、对四川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对治蜀兴川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彰显了以王东明同志为班长的十届省委坚强的政治定力、高超的驾驭能力、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四、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过去五年四川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始终突出“政治属性”。大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启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最具决定性的政治成就,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第二,最具时代性的理论成就,是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第三,最具标志性的实践成就,是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强调必须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党代会报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内涵是什么、结合四川实际怎么办等重大问题,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作为谋划推动四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要求。
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四川应有贡献;
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新常态下四川转型发展新路子,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全省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确保四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代表团亲切看望代表,与代表共商国是,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继20XX年到四川视察指导,多次听取省委工作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之后,又一次面对面指导四川全面工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四川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强调结合四川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记重托、积极作为,坚决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努力开创四川发展新局面,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五、深刻认识和把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
今后五年,我们国家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坚定迈进。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在历届省委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大会深刻分析了当今四川发展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作出“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报告指出,我们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川与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越来越宽广;
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是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
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先机;
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必须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勇于应对挑战,奋力抢抓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
“一个愿景”,即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繁荣,就是要推动经济繁荣与文化繁荣互相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创新创造内生动能,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形成活力迸发、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局面。和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充分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这个美好愿景,是对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写照。20XX年初省委在部署中国梦主题教育时就提出了,之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七次全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八次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都是渐次展开的战略布局。美丽繁荣和谐,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要求,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在统一于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实践,是一个事关四川长远发展的总目标。这个美好愿景,承载了富民强省的美好夙愿,描绘了治蜀兴川的锦绣明天,汇集了巴蜀儿女的共同期盼,展现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绚丽画卷。
“两个跨越”,即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这个奋斗目标,是省委在十届三次全会就提出来的,这次党代会对其内涵进行了丰富发展,充分体现了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概括起来,就是要决胜全面小康,这是必须如期完成的首要任务,既要重视平均数大多数,更要重视极少数,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继续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全面进步;
建设经济强省,这是决定四川未来前途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提升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区域综合竞争力,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在此基础上,省委鲜明提出“五个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体系: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2万亿元,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二是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四是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五是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五个再上新台阶”,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的内在要求,涵盖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既有定量的指标又有定性的描述,既符合发展实际又回应群众期盼,既科学务实又振奋人心,是“两个跨越”具体化的目标体系。
“三大发展战略”,即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也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一是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在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下,赢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需要增长极的引领带动和点极之间的协同联动,促进区域内经济布局和要素配置优化,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作为激发区域内在活力、增强四川经济实力的重大抓手,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局面,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要强化成都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二是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两化”互动城乡统筹顺应把握了信息革命、产业融合、城乡发展的内在关系和演进规律,是当前历史阶段四川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促进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经济区与城市群发展有机交融,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和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四川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报告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让一切创新创造源泉迸发涌流,为转型发展打造强劲引擎、注入澎湃动力,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六、深刻认识和把握未来一段时期四川发展的重点任务
报告立足四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是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等重点工作的要求,抓住治蜀兴川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6个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了实现宏伟蓝图的“施工图”“任务书”。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四川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源是结构性失衡,必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报告提出,一要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培育新动能,开展四川制造品牌创建,构建有利于资本、土地等要素向实体经济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这是党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转型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抓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需要结合实际扎扎实实推动落实。二要大力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构建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令人振奋的是,报告鲜明提出打造更多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在党代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家坚信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推动这个目标实现,四川产业发展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三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四川团审议时,明确提出的重要要求。总书记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四川向经济强省跨越,应该包含向农业强省跨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报告强调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实施“十大行动”,加快建设“四区四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核心,支持成都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县城,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四川发展的关键一招,必须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报告提出,一要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一手抓方案制定、一手抓任务落实,深化国资国企、行政审批制度、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改革。二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历史机遇,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亲自关心、寄予厚望,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扎实开展创新创造”。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突出军民融合特色,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深入推进与央属军工集团和中物院的战略合作,建设航空、航天、核动力、信息安全等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推进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等重点创新区域建设。三要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精心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快中德、中法、中韩、中意、新川等国别园区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合作,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报告着眼全面提升四川开放合作比较优势,强调以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等为重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支持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加快发展,必将进一步优化四川区位条件,拉近与全国乃至全球的时空距离,打造形成未来发展新优势。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四大片区”,重点在补齐社会事业民生短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脱贫攻坚都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王东明书记、十届省委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省党员干部的付出、贫困群众的参与、社会各界的支持、脱贫攻坚的成效都是十分巨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贫困地区群众一直十分牵挂,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四川把藏区彝区作为重中之重,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报告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坚持省委既定部署基础上,明确提出统筹处理好“五大关系”,即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作出“五个围绕五个全力攻坚”部署,即围绕“两不愁”全力攻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围绕“三保障”全力攻坚,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深入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推进“9+3”免费职业教育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围绕“四个好”全力攻坚,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积极培育新风正气;
围绕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全力攻坚,强化各类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管好用好“四项基金”;
围绕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力攻坚,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和驻村帮扶机制,对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藏,深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同时,报告专门对全面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促进等社会事业,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同步奔康等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老人更长寿、孩子更欢乐、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说出了全省群众的心声和期盼,体现了省委为民情怀的“温度”。
(四)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妆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报告提出,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全方位开展绿化全川行动,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坚决有力治理污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水环境质量,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推进“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以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五)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支撑。要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支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六)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报告指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营造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浓厚氛围。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深入开展法治四川建设,围绕全面创新改革、转型发展等重点领域科学立法,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公正司法,持续推进“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七、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些年,省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旗帜鲜明惩治腐败、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四川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省委对此始终清醒、始终坚定,党代会报告鲜明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四川“三个不可低估”重要判断仍然没有过时,强调必须坚定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报告着眼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明确提出“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树牢“四个意识”。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作为最大政治,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着力凝神聚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全面深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间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干净的政商关系。三是始终遵规守矩,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四是坚持除弊革新,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落实,防范和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五是选贤任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认真践行好干部标准,紧扣中心大局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全方位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更加重视正向激励,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六是着眼固本强基,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党员干部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七是强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
加强纪律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构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八、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推动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需要我们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王东明书记在党代会闭幕时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指出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必须把准正确前进方向,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
必须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树牢“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
必须振奋精神拼搏实干,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党代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必须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共同投身治蜀兴川这一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共同创造四川发展美好未来。
闭幕式讲话最后,王东明书记饱含深情作了一段即席讲话:“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五年的艰辛、奋斗、成就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不能总是沉浸于既往的胜利喜悦。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怀有忧患意识,直面困难挑战,勇于担当担责;
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非凡勇气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再前进、再出发,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去征服新的“雪山草地”,去战胜新的艰难险阻,奋力开创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要以辛勤与汗水、智慧与力量、奉献与担当,在巴蜀大地书写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更好造福可爱的四川人民。这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对巴山蜀水和四川儿女的无比深情,对迈步新征程、创造新辉煌的坚定信心,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集结号,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在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王东明书记对新一届省委提出五个方面要求。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对党忠诚的表率;
事不避难敢担当,做真抓实干的表率;
千方百计惠民生,做亲民为民的表率;
同心同德重团结,做和谐共事的表率;
心存敬畏守底线,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这些,既是新一届省委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又进一步鲜明了省委带头抓落实的坚定态度,更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
5月31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汇报,随后省委发出《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出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分层分类抓好学习培训,集中开展宣讲宣传,加强理论研究阐释,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在更大范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调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关键要在紧密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举措,坚定用党代会精神引领发展、推动工作。二要对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进行逐项研究,坚持“清单制+责任制”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把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三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扎实抓好稳定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创新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民主法治、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四要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心思精力集中到抓事业谋发展上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奋力开创四川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5

【篇2】党代会宣讲提纲

sew 缝合 sewed sewn / sewed感 恩 教 育

宣 讲 提 纲

(2012年5月)

teach 教 taught taught

各位党员、同志们:

为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知恩感恩意识和履行公民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模范行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乡党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的要求,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了迅速掀起“感恩教育活动”热潮,特从三个方面拟定本次宣讲提纲。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背景

misunderstand 误会 misunderstood misunderstood(一)从大环境来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今,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国家正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展大国迈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在整个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占有很大份量的话语权。但是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强农惠农政策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诸多不相适应,部分人分析和处理问题较为片面。为此,党的十七大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就明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同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进一步弘扬。”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感恩的动人事迹,成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从我乡乡情来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转变作风,增强执行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乡在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如依托小湾移民工程,岔河集镇整体搬迁工程圆满完成;
以昌永二级公路建设为契机,x街集镇改建工程已基本结束。以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工程、河道治理为重点,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依靠农网改造、西部电网改造和无电村“通电工程”等项目,全面完成了全乡电网改造。昌永二级公路的通车、乡村公路的硬化、农村公路硬化及村级主干道的维修都是惠及了x街2.4万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如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深入群众不多、处理事情简单粗暴;
有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效率低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尤其是当前,我乡正处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和矛盾同在,需要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树立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进一步凝聚全民智慧,切实增强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执行力,合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三)从群众个体来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活动是引导群众树立爱党爱国爱家意识,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1)能繁母猪补贴;
(2)省级公益林补偿;
(3)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4)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政策扶持;
(5)农村义务教育保障;
(6)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
(7)家电下乡补贴;
(8)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1)农村低保;
(12)农村五保给养等等。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政策非常好,为了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是尽力而为了。然而,在我们一些群众中仍然对国家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不知足、不感恩,领取低保说“少”了、拿了补贴又要救济,“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等,国家政策好了,却养了一批“懒汉”。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就是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感知党恩,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切实增强爱国爱党爱家意识,不断提高带头致富、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感恩教育活动的实质和内涵

catch 捕捉 caught caught“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在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rid 免除 rid / ridded rid / ridded(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能使我们获取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可以洗涤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的没有去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能健康的心态。相反,如一个人失去了感恩之心,一味地埋怨生活,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将会出现这也不顺眼、那里也烦躁,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
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mean 表…意思 meant meant(二)感恩,是一种无穷力量,能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时怀感恩之心,能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们学会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
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三)感恩,是一种品德体现,能帮助我们保持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道德品质。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尤其对于教育现在的孩子牢记感恩之心十分必要。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你对世间的诸多事情改变看法,让你少一些怨天尤人和一味索取。无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恩,亲友之间的知遇之恩,国家的培养教育之恩,同事间的缘分之恩等等,我们都应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四)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其实,感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或多或少会在自己的言行中得到体现,只是多与少的差别。但恰恰就是这多与少就形成了我们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不同人群。我们要做品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就必须要求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常修感恩之德、常办感恩之事。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三、如何践行感恩行动

spell 拼写 spelt / spelled spelt / spelled(一)围绕“知恩感恩”这一主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我们要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全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局面。凝结感恩情怀,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和人生价值。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体会四增强”:体会党的领导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全民爱党爱国意识;
体会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意识;
体会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增强讲团结、促和谐的大局意识;
体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好处,增强谋发展、共繁荣的意识,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家、全心全意为民的思想理念,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围绕“聚心聚力”这一任务,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当前,我乡经济社会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大发展、大跨越的机会已经来临。但是,这一机会来之不易、稍纵即逝,需要我们全乡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一是知党恩,坚定信念。要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坚持“感恩”教育进农家、进校园、进单位、进企业,切实做到各个领域全覆盖,真正让“知恩、感恩、报恩”成为全乡人民自发的醒悟、自主的意识、自身的要求和自觉的行动;
让群众知道我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是谁帮助了我们,应该要感恩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深刻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源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二是记党恩,服务发展。要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线,解决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薄、不感党之恩、不感社会之恩、奉献意识不强、公仆意识不强的问题。要以“忆过去、看现在、盼未来”为主线,引导农村群众看改革开放成就,看和平发展前景,增强信心;
报党恩,增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意识,引导大家感恩党委政府、报恩社会。要以“我学习、我成长、我感恩”为主线,引导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完善自我。要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线,引导企业员工在经济管理、技术创新、社会发展方面多做贡献。要以“诚信、责任、发展”为主线,引导各阶层人士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是报党恩,服从大局。当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主动做到以国家、集体的大局利益为重,服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服从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舍小家顾大家,合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切实做到在困难面前难不倒,压力面前吓不倒,真正把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上来,进一步挖掘、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身潜力和内在动力,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氛围。

eat 吃 ate eatenwin 获胜 won won

flee 逃跑 fled fled

推荐访问:宣讲 党代会 提纲 党代会宣讲提纲 党代会宣讲提纲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宣讲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