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党课讲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完整版】

时间:2023-12-16 18: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完整版】

党课讲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并首次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工作原则列入中央文件。党的20D报告把坚持系统观念列为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遵循。要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擘画的宏伟蓝图,全党上下都要准确掌握坚持系统观念的深刻内涵、价值要义和基本要求,坚持用系统观念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准确理解坚持系统观念的深刻内涵

  A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不仅具有世界观性质,而且具有突出的方法论性质。系统观念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蕴。

  (一)坚持系统观念的精神实质

  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生活,系统观念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什么是系统观念?学者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从狭义的意义上来讲,系统观念是运用系统概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获得最优或满意地处理面对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从广义的意义上来讲,系统观念是运用系统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包括综合集成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手段,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处理与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系统观念是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实际上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其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由此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系统观念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的,从过去到现在再面向未来;
一个是空间的,是多个具体要素构成的整体。坚持系统观念既要从时间上把握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也要从空间上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究其本质,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种整体性、全面性、动态性的观念。

  党的20D报告强调,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坚持"七大思维"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战略思维就是要登高望远、把握全局,善于从全面、根本、长远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根本方向;
历史思维就是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以科学的方法观察历史、研究现实,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总结规律,从历史分析中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现实工作;
辩证思维就是要洞察事物、把握规律,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系统思维就是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去把握对象、思考问题,既突出重点又统观全局;
创新思维就是要科学应变、引领时代,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就是要良法善治、依法治国,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处理;
底线思维就是既要严守原则,划清底线,坚守底线,又要研判风险、防患未然,趋利避害,有守有为,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二)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精髓

  A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一论述生动揭示了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精髓。党的20D报告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精髓可概括为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三个方面。

  1.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的本质属性。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要求在于深刻揭示和把握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把握事物之间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规律性。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世界,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综合分析和整体把握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诸要素,才能揭示世界发展规律。

  2.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全面,强调从事物的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
系统,强调关注事物的本质结构,既包括静态的构成要素,又包括诸要素的运动规律。系统观念强调以整体性的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的相互作用来推动系统的发展完善,关注从整体与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着重在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中解释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的结构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掌握系统诸要素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结合方式,注重系统在不同层次上的特殊属性,才能找到发挥系统功能的最优方式。

  3.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发展变化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只有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待问题,明晰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动力、速度,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跟上发展步伐,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深刻认识坚持系统观念的价值要义

  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思想方法之一,有利于我们党以恢宏视野谋划战略全局,以辩证思维解决矛盾问题,以勇于担当推进创新发展,为系统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方法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对应对新时代风险挑战,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意义重大。

  (一)坚持系统观念对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早在创立唯物辩证法之时,马克思就明确提出“有机系统(体制)”一词,并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的剖析,揭示了社会以系统的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运行的一般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社会关系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马克思主义不仅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就是一个由不同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还揭示出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中多次使用"系统"的概念,形成了关于整个自然界所构成的体系及其全部过程皆处于系统联系中的认识。列宁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原理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系统观念的总体性思想与社会有机体原理相一致,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将事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性的角度思考、谋划、布局和推进发展。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丰富发展和实践运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确立下来,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二)坚持系统观念对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系统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并鲜明标示了新时代改革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凝练深化系统观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不同历史时期艰难挑战时,根据不同的中心任务,制定具体方针政策,带领人民有效解决了不同领域的复杂难题,提出了统一战线法宝、“十个指头弹钢琴”方法、全国一盘棋"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等,这些都是党坚持系统观念的光辉典范,也充分展现了党运用系统方法识大局、谋大业、大作为的气魄和胸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如统揽“四个伟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等,均为坚持系统观念的智慧结晶,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维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系统思维。

  (三)坚持系统观念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系统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文明中内蕴的许多关于系统观念的朴素思维,为新时代坚持系统观念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中华民族注重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的祖先首先从农业生产实践中体会和认识到天、地、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朴素整体思维、辩证思维模式为代表,逐渐形成把事物诸因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农事、医药、天文、军事、科技、美学等领域得到具体实践。钱学森曾多次说明中国早在古代就产生了系统思想,并指出人类在知道系统思想、系统工程之前,就已在运用辩证的系统思维了。可见,坚持系统观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四)坚持系统观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20D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辩证发展、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引,有利于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系统观念是应对当今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法宝。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形势越复杂,就越要坚持系统观念;
任务越繁重,就越要用长远眼光、全局意识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此,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三、科学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要求

  坚持系统观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的前提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所需。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把系统观念贯穿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加强前瞻性思考、做好全局性谋划、加快整体性推进。

  (一)着眼长远,加强前瞻性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路径、我国的十四个五年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等,都体现了在特定阶段的前瞻性思考。前瞻性思考强调着眼长远、见微知著,提前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树立大历史观,通过历史看现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前瞻性思考就是要准确把握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处理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矛盾关系。从人类历史的长河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可以看见历史运动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DS观,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只有重视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才能看清楚事物发展的趋势,把握发展规律,做好前瞻性思考和谋划。

  2.深入实践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写道:“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还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调查研究是形成和坚持正确认识的前提,党的20D报告起草工作是从2022年1月开始的,历时8个多月,其起草的过程是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调查研究的技巧和方法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下马看花、开调查会等。A总书记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以上都充分说明了调查研究对于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大意义。

  (二)胸怀大局,做好全局性谋划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多次提到要统筹“两个大局”,强调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全局性谋划,就是要求始终从大局出发去思考、定位,把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统筹起来谋划。在时间维度上,要洞察"时"与“势”;
在空间维度上,要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面”的内涵,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1.胸怀“两个大局”。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系,正确认识"变"与"不变"。从国内国际环境看“变”与“不变”,正确认识新特征新要求,正确认识新矛盾新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
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相结合,善于把局部放在全局之中去把握,善于把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相结合。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任何一项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也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提升层次,全面有效谋划工作。

  (三)统筹兼顾,加快整体性推进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整体性推进是落实全局性谋划部署的关键,各要素、各层次之间,必须相互协同、有序配合,才能实现从局部优化到总体优化的集约释放,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进而增强总体效能。处理任何一个具体问题都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抓住重点,着力解决“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同时,要统筹兼顾子要素、子系统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整体协调推进。此外,还要强化动态分析和规律性总结,积小胜为大胜,注重由点到面的延展,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统一整体,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在宏大的视野下科学布局,又要合理配置各部分要素,进而产生优化叠加效应。整体性推进需要系统联动与协同配合。整体联动,不能畸轻畸重,也不能单刀突进。中国从东部到西部,从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层级方方面面的差异很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协同推进,需要发挥各项改革的协调性。改革方案要协同耦合,改革措施要协同配合,政策和机制要协同配套。此外,协同推进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始终保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才能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改革推向前进。整体性推进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这告诉我们,整体性推进不是整体同步推进,虽然要兼顾各个方面,但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内在包含了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差异,需要我们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入手,从"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着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继续坚持系统观念,用好系统方法,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世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前瞻性思考,立足全局性谋划,把握整体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新篇、开新局、建新功。

推荐访问:党课讲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党课 讲稿 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