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富裕 >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18 10: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完整文档)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5篇

第一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什么?政治面貌怎么填?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 、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政治面貌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在我国,政治面貌共分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 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人士、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 应等十三类。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什么

  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 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 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渐渐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 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 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就有这层含义。所谓共享发展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 享有,要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现代化的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年目标和2050年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改善人民生活、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比如, 到2035年的目标提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的目标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 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

第二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靠(。试题库的相关资源如下: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靠(。
答:人口红利
B的发展。c.资源
正确答案是: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做出的重大科学论断。为使新的主要矛盾获得妥善解决,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
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实现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十九大报告把解决贫困问题视为全面决胜小康的重中之重,确

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解除人民群众在生活领域的后顾之忧,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等。这些守底线,补短板的重要举措,为消除社会不满、化解矛盾,实现共享发展,构建稳定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实现协调发展。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诸多新观点和新思路。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存在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问题;
提出在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同时,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目的在于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针对生产能力较强,创造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驱动;
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倡导建设美丽中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留在绿水青山,打赢蓝天保卫战;
针对人民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提高,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现实,提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协调,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新战

略。这些观点与思路具有高度系统性、前瞻性与实践性,人民群众能够从中看到实现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在。
描绘美好蓝图,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国家富强为实现人民幸福奠定雄厚基石,民族振兴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前提条件。人民没有期待,就没有生活的信心和奋斗的动力。十九大谋人民之所盼,提出宏伟发展目标: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一场深刻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革命,一项赋予中国人民以荣光与尊严的伟大工程。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这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前途命运日益同整个民族前途命运融为一体。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他们那些强烈的感受、崇高的愿望以及挥之不去的梦想在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附着于中华民族这个特定群体;
他们安身立命、获得成功和声望、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最终场所和舞台是他们的伟大祖国。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巩固的同时,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获得空前提升,他们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共同的目标与希望

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他们有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三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公开课记录表
科目_思想品德___级别_市级_执教人__张吉刚__班级__301
授课时间:__2010____年__11__月_24_日星期__三__第__十三_周第__三__节教材__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_教材地位及简要内容:
本课是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主要讲述两个问题:我国的分配制度与目的;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材承接上一课我国的经济制度而来,从知识上来讲是生产结束后,进行生成成果分配这一环节的内容。本课知识的体系为如何分配、分配目的和如何创造财富,这一逻辑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健全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二)能力目标
1.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2.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3.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二、学生分析
1.学生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什么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学生心中会产生不理解和困惑,不能够体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生的需要:学生渴望从课堂上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城市在共同富裕和奔小康的道路上的进程,能够获得比文本知识更多的课外内容,老师在讲课前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真正弄清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从而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难点:能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实验仪器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
基本上按照“读一读——议一议——辩一辩——做一做”这一过程。目的是为了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请大家大家回忆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说说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③说说非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
小结:这些具体的经济成分,面对市场,遵循同样的规则,平等竞争,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组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过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今年第3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又超日本,位居世界第2。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GDP就是反映国民收入一个主要统计数据,经济学家又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那么这个蛋糕该怎么切呢?
①平均切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能不能用史实来说明?(降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想切多少就切多少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
③既然平均切、按需切都不合适,那该怎么切呢?我们从昨天同学们做的作业中去找找答案!
出示调查作业及结果:①从调查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人们合法收入的来源是多样化的)。
②从同学们调查的收入来源中我们进一步来思考,人们到底凭什么得到合法收入的?(教师结合PP,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副板书:劳动、资本、管理、技术。)
小结:由此可见,人们的收入是凭自己付出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得到的。(这就是切“国民收入总量”这块蛋糕的方式。
出示: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解读“分配制度”:
①何为“按劳分配”?(以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
②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与我国的经济制度有关。出示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特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获一部分人民共同所有)决定了其分配时主要是“按劳不按资”。
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又指哪些方式?(点副板书总结: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是生产要素的内容)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
④所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过渡:按照这样的分配制度来切蛋糕(收入分配)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此话怎讲?(因为按这样的分配制度,那些付出更多劳动,尤其是掌握复杂劳
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获得相应较多的收益分配。)
▲由此,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那么要让这些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这个社会该怎么做呢?(不管
学生怎么说,都可引导到“四个尊重”。)我国的这项分配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四个尊重”。
▲这对我们同学又有什么启示呢?(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②出现收入分配的差距。
▲为什么?(个人的差异如劳动技能、智力水平、拥有的资金„„,地区的差异,
如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有较雄厚的资金、人才、技术„„,城市相对农村也是如此。)
▲现在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
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副板书)2010年,我国已经达到0.48以上。
▲这样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会让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就像社
会稳定;
也会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适度的收入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必要条件,但超过合理限度,则不仅损害公平,也破坏效率。
▲而这样的收入差距也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
解读“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等于„„?为什么?(结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是这样的呢?(联系分配制度带来的第1个后果)点明这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③说说为实现共同富裕,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国家采取的积极举措。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取缔非法收入,要整顿不合理收入,要调节过高收入,要保障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小结: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利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板书设计: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收入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共同富裕的内容国家如何做?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个人如何做?


课后反思
1.要为知识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规定动作。这样做不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更准确的把握各个知识点,也使我们的执教过程变得更为顺畅。比如,本课内容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分别有三块内容:现有的分配方式(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三个内容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现在分配制度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提示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为它们建立起彼此因果关系。同时老师不但要关注眼前的教学的内容,还应关注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点,比如高中的政治课本内容等。
2.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到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生心中扎下思想的萌芽,行动的指针。本课中,老师可以抓住以下几个价值点:先富者带后富者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先富的途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告诉我们要有诚信守法的意识;
国家为我们创业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作为我们就必须努力工作,实现心中的理想。
3.课堂教学要了解目标达成度。在每节课的结束时,老师要为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留有时间。比如,可以通知结构式的板书来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或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头脑风暴,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与辨析,进而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
组内听课教师(签名
备课组长小结评议:

姜山镇实验中学质量管理中心制

第四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作者:刘建武
作者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 出版物刊名:东岳论丛 页码:15-23页
年卷期: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共同富裕;探索历程;中国梦

摘要: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不同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史。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那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我们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强调,“我们追求的


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 推进 论文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论文总结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