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富裕 >

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青春奋斗

时间:2022-06-17 13:2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青春奋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青春奋斗

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5篇

【篇一】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浅谈共同富裕

富裕这个话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一个话题。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富裕是一个很重要话题,尤其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 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幅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共同富裕

所谓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
而“富裕”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虽然是普遍的富裕,但它不能靠把现有财富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如果是没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

2.共同富裕的内容

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它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富裕。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它也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因此,共同富裕必须要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都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当然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才会去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虽然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都要全面提高的问题。其实,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生活就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目前社会的发展日益说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在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于一个发展的民族,必须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3.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对于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遵循共同富裕原则,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长期任务和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紧迫任务。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
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这就凸显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使全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共同富裕起来,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好的解决。

4.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

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有合适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应该注重公平公正,人们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里,才能安心的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来发展经济,到达富裕的标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改革还不够完善,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我们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着重解决公正公平的问题。

其次,是要明确共同富裕是一个从部分富裕到整体富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突然一下就实现整体的共同富裕。在这里,“逐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分步骤的有秩序的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最后,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得保证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稳定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注重社会稳定,而只是一味的发展经济,一定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到最后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结果仍然还是达不到共同富裕。要维持社会稳定,就得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不能让贫富差距过大,尽量避免贫富两极化。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维持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5.共同富裕所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阻碍全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第一,目前过多的人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富裕,导致了人们思想空虚,缺乏道德信仰,造成了人们更加过分的追求物质富裕,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的去追求物质金钱。这样就会使社会风气变差,人人都只为利益而活,人与人之间变的冷漠,出现了很多违反道德法律的造假﹑犯罪等等情况,使得人们生活环境变差。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发展面向大众的精神文明,加强发展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以好的精神和文化来影响人们,使人们内心有所寄托和有所宽慰,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同时富裕起来,达到与物质生活富裕相匹配的水平。

第二,现阶段过多的人求富裕的心态不正,很多人往往都是急于求成的,都想着自己一夜之间暴富以达到富裕状态。但是,他们忽略了富裕其实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用再前进、社会就会至此停滞了。真正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要明白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我们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它只是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终极目标。要让广大人民明白这一点,才能使现在社会的发展不会过于“急躁”,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平稳扎实的发展下去。

第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途径问题,本意是先让部分的人先富起来,再让先富的人来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不愿帮助贫穷的人和地区富起来,这就导致了地区性的不平衡问题,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会使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更穷。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由政府协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要多扶持落后的地区,并要要求发达地区给予其必要的帮助;
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先富的人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帮助了贫困的人一起致富,他们才能更富裕,没有一开始全部人民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先富起来,要让他们实心踏地的帮助贫困的人致富,我们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

总之,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目前有很多阻碍和很多问题,但我们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的追求共同富裕,使我们的社会尽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篇二】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共同富裕即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水平。它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共同富裕,不是指同等富裕,也不是指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讲到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等富裕,不是齐头并进式富裕,人的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要社会中的个体步调一致并排向前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两个人约定共同去赚钱时,显然是不能在没有其它约定的情况下就草率理解为赚到的钱两人需要平分,所以共同富裕的第一个内涵应该是“共同”中包含的个体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自己财富的增加,既然是共同的物质增加,那么就为共同富裕设定了一个底线:一部分人的财富的增加,不能建立在另一部分人财富减少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个的前提就是先富带后富。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共同富裕。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人都是有私心的,也是有野心的,当你处在某一阶层时你会想着要爬向更高的位置,这样社会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得到的报酬和其他人的一样,那你就没了上进心,没了积极性,蔓延下去,那么社会就会衰落,共产主义社会不会维持很久,盛极而衰,这是不变的规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共产主义比共同富裕更难实现。

除了考虑物质需求外,还有一个条件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精神文明。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起来了,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不安定的因数。要想实施先富带后富的政策,那就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让先富起来的人能够自觉的去帮助贫困的人,带动他们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就只能是口头话题了。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发展好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跟上了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就是时间问题。目前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未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两级分化还很严重,现在共同富裕只是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当前难以实现,它的实现跨时极长。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是先国富后民富,还是先民富然后国富.  一般意义上看,“国富优先”的主张符合标准的“滴流经济学”原理。这一理论认为,在实现国家富裕的过程之中,财富会自上而下地流向普通百姓。也因此,“精明的政府会优先追求经济整体上的快速增长,为持续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福利创造条件。”
  用最通俗话讲,只有蛋糕做大了,人们才可能吃得到更多蛋糕。所以,这一理论也就是所谓的“做大蛋糕”论。按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后来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的总结,“滴流经济学”原理一开始在主流经济学界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包括阿瑟刘易斯、华尔特罗斯托以及肯尼思阿罗等经济学大家都为这一理论的论证与完善做出了贡献。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以“滴流理论”为基础的“先国强后民富”路径似乎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是,后发国家为了能够追赶先发国家,一般被迫采用“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强大的动员与控制力量作为后盾,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与投资,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一方面必须掌控全社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施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国富在先,甚至为了国富,不得不在一段时期内以“民贫”为代价;
等到国家完成经济转型,实现现代经济增长之后,再反过来着力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即解决“民富”。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的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后的南北失衡,使得“滴流原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看,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实现了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部分实现了“国富”,但经济增长的成果却很少“滴流”到人民身上,而是被腐败的政府官员和买办性质的资本所截留。
  最终,贫富分化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与政治稳定,而且也反过来连累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得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与发展停滞。
  经济全球化通过促进全球范围内商品与资本的流动,的确也因其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而增进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但全球化成果却也大多被发达国家以及少数跨国公司所支配并把持,以至于曾在推进全球化过程中充当过急先锋的斯蒂格利兹这样的着名经济学家都成了全球化的反对者。
  正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滴流理论”,认为“滴流”的渠道不畅,可能导致即使国家富了但其成果分配无法惠及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此时,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百姓,可能不再愿意进行“生产性努力”即去努力做大蛋糕,转而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分配性即分蛋糕上,国家经济增长最终也因“生产性努力”减少与“分配性冲突”增加而陷入停滞。此时,“国强民不富”,并进而妨碍国家进一步走向富裕。
  “先国富后民富”这一思路,除了“滴流”的渠道可能不畅,有可能陷入“国富民贫”这一缺陷之外,从理论上看,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使“向下滴流”畅通,也会因为国家生产能力增长先于并快于民众消费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只能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其后果除了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高企,还可能因为强调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不得不压低本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此时,即使经济增长了,国家富了,老百姓却仍然富不起来,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后发国家,为了赶超先发国家,不得不实施“先国富后民富”的政策,但经过一段时期后,也都必须进行政策调整。
  民富优先
  此时政策调整的方向就应该是由“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或者说,用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具体路径是这样: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
  如果说,在“国富优先”政策下,“国富”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供给型经济增长,此时,在“民富优先”背景下,“国富”建立在总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推动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市场主导的需求型经济增长。前一种“国富”在后发国家经济起飞之初发挥主要作用,但因其缺陷导致实施必须有时限;
而后一种“国富”则将预期在一国经济已经成功实现起飞之后发挥作用,而且将真正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之上,这种以“民富”为前提的“国富”没有实施时限。
  新中国成立60年,在我看来,在追求“国富优先”上,改革前与改革后并没有多少区别,而且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前30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充分利用政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有限的资本集中到中央计划当局手中,实现了在最短的时间最为困难的条件下,中国由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后30年,为了尽快实现“强国”的目标,一方面,中央政府仍然没有放弃集中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布点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的功能;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更注重通过“分配激励”,调动海外资本以及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经济成功实现了起飞。
  总之,利用国家与政府的力量完成资本积累与深化,优先追求“国富”,使得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后发国家仍然未能摆脱贫困泥淖的时候,中国成为20世纪以来少有的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
  更难得的是,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即“国富”目标的同时,的确也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于民。新中国前30年,老百姓的生活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牺牲,但政府仍然通过建立起成本较低、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网,使得中国人文指数至1978年就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特别是中国近30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更是成就了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减少贫困运动。正因此,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富优先”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不断累积,尤其是导致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低,这种格局反过来造成内需不足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妨碍国家进一步富强。正因此,调整发展思路,转而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正当其时。
  这可能才是我们今天客观看待“国富”还是“民富”应该有的态度。

【篇三】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能力目标

能够列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
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
能够辩证地分析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在不长的贺词中用了不到80个字强调改革,这在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具有特别的意义。习近平主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两个必由之路”揭示了我们党对近40年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充分认识和高度认可;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则昭示了我们党站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全面改革的意志和决心。

教师讲述:走向共同富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活动——探究与分享P9:通过三个学生的假期生活见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多媒体链接视频——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短片)

(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方式呈现,也可以请学生分享假期见闻和体会。

(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假期生活的交流,你发现中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喜是忧?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提示:①“乘坐高铁外出旅游”,说明我国以高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②“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说明我国正由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③“服装摊生意冷清,而服装网店却生意火爆”,说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中国的销售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2.教师讲述:这三个变化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小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必要性: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改革的前景十分光明,但挑战也十分严峻。(2)现实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革进入攻坚期,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采取的新措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1.图片展示:中共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境内报道高频词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片,说说什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示:(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供给侧全称为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3.活动——探究与分享P10:利用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认识技术创新和企业责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

(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谋求战略转型的相关资料。

(2)主题辩论。以“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为辩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关系。

4.教师讲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要勇担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促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5.小结: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6.活动——探究与分享P10:通过列举村民对农村变化的感受,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成果。

(1)呈现材料。可以通过数据、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当今农村的新面貌。

(2)思考交流。从教材材料中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农民富不富?既然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

提示:只有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也只有让农民富起来,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从而进一步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新机遇。

7.小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及改革精神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一)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教师提问: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结合前面所学,我们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

2.活动——探究与分享P12:

(1)通过对共享这一话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的内涵,了解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一个长期的实现过程。

(2)思考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是否支持教材所列举的关于共享发展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共享发展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教材所列举四种观点分别从共享的主体、内容、发展过程和途径四个角度阐释共享发展,都是正确的。①左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主体是全民。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共享,而是惠及每个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共享;
②左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内容。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③右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会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发展不均衡,共享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从一个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
④右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途径。共建是共享的实现途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建和共享的关系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只有通过共建把“蛋糕做大”,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共享把“蛋糕分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不竭动力。

3.小结: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1.活动——探究与分享P12:通过分享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成果,帮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为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呈现材料。阅读教材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展示视频资料。

(2)交流分享。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生活经历,就我国在上述七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果进行交流。

2.教师讲述:教材列举的七个方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基本覆盖了每个人生命周期的重要方面,这些措施能更精确、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小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篇四】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共同富裕

我向毛主席发誓,书记找我谈话要我下岗的那天,我绝对没有半点怀疑书记‘不怀好意’,当我离开工厂的大门,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街头,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坚决相信书记:他为人民某幸福,呼尔嗨哟,他是我的大救星。话再说回来,我还曾经帮助过书记的老婆打架,书记不会不领情吧。

那天书记的老婆在厂里和一个泼妇‘斗殴’,书记的老婆把泼妇的内裤扯破了,泼妇把书记老婆的胸罩扯断了,正当书记老婆的‘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时候,我赶紧用身体遮挡和拥抱了书记的老婆,我那曾经瘦弱的背膀不仅充当了书记老婆的人肉盾牌,还起到了‘羞杏遮桃’的作用,为此我替书记的老婆挨了那个女的好几个‘坨坨’。

哥们都怪我扯架的方式有错误,其一、扯架的时候不应该紧抱书记的老婆,应该抱紧那个恶妇,让书记的老婆狠揍泼妇几个‘坨坨’,其二、抱住了书记的老婆,不是在帮书记的老婆打架,而是在帮泼妇欧打书记的老婆,这叫帮了倒忙,出力不讨好。其三、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抱书记的老婆的,尤其当时,书记老婆的‘咪咪’冲破了层层阻碍正在‘汹涌澎湃’,你跑过去拥抱书记的老婆,明摆地想吃‘豆腐’。我说:放屁,书记哪有你们这般‘邪恶’。

我离开工厂的那一天,书记还专门为我唱了一首励志歌,我聆听着书记的歌声,热泪盈眶,书记鼓励我说: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为来不辜负书记的殷切希望,我在工厂大门口的马路对面开了一家小吃店,老婆责骂我是揣不走的狗,还说我有‘恋记情节’,老婆搞没搞错呀,书记是个男的。

小吃店不大,十几个平方米,关键是离厂近,每天都能看见过去的工友从厂区大门口进进出出,恍惚中感觉自己并没有离开工厂,虽说隔着一条马路,但依然和工友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尤其是每天还能够看见书记那张‘是笑非笑’的脸从我小吃店的门口经过,于是,我依旧能够感受到书记的光辉和灿烂。

我的小吃店倒数第九个门面就是‘矮子’的小吃店,矮子矮一肚子的拐,‘矮子’TMDB不够意思,国家号召公民‘共同富裕’,‘矮子’觉得自己就是公民,可以富裕,我不是公民,不许我‘富裕’,我祖宗八百代都没有人认识‘矮子’,为了响应‘共同富裕’,我和‘矮子’却成了不共戴天的‘商敌’。

‘矮子’说我仇富,端着好好的‘饭碗’不要,跑出来抢他的‘富裕’,我猛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把小吃店开在了‘矮子’的地盘上,等于要把手伸进‘矮子’的荷包里掏人民币,估计我就是‘矮子’的爹,‘矮子’也要踏上一只脚,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矮子’不显山、不露水,不象我清澈透明,‘矮子’恨人恨到骨头里,非要把我的小吃店搞垮,我一根筋,朋友就是朋友,敌人就是敌人,泾渭分明,每当我路过‘矮子’的小吃店时,‘矮子’那蒙牙护嘴的微笑和书记的招牌似微笑一摸一样,搞得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拉扯脸上的那一片肌肉才能够正确答谢‘矮子’的微笑,我开始怀疑我的父母应该是姑表开亲,不然我怎么天生弱智。

矮子这狗日的搞人稳、准、狠,拿热干面向我‘开刀’,热干面!热干面!便宜!便宜!便宜得就像坐武汉的公交车,定价一块二,实收一块,硬是把个二角钱的毛利挤的冇得了,那‘矮子’么样赚钱啦?老婆说:你傻不傻啦!矮子在剥削他的老婆和女儿,两个女人只管工作不要报酬,那象你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拉上两个村姑做垫背的,小心农民工讨工钱。

TMD,‘矮子’的姑娘按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该还在县中学读书,‘矮子’为富不仁,然怪别人说:富人有原罪。‘矮子’的一家人仿佛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整天在小吃店里忙得就象三只没头没脑的苍蝇,一家三口,干在店里,吃在店里,睡在店里,店面也不大,气愤的是小吃店和我一样连个卫生间都没有,上个厕所得跑到老远老远的地方。

那天我内急到工厂上厕所,正好遇见书记从厕所里出来,慌乱中我问了一句国人标准版的问候语:书记!吃了冇。书记很有礼貌的回答:吃了,吃了。门卫看见我上厕所总是满肚子的不高兴,仿佛我是出家的和尚泼出去的水,不该回娘家沾便宜,搞得我上厕所总有一种负罪感,同时也缺少了一泻千里的快感。

我产生了一种恶毒的想法,哪天,等门卫的老婆上厕所,我要从墙的这头尿到墙的那头,让门卫的老婆知道我JJ的厉害,尽管如此,‘矮子’上厕所却不能够享受我这种优厚的厂民待遇,‘矮子’得拐过三条巷子才能找到一个公共厕所,并且还得有偿使用。

我都不知道矮子关门打烊后,‘矮子’和他老婆干这个勾当的时候,他女儿应该睡到哪里,尤其令我困惑不解的是:如果三更半夜‘矮子’的老婆要‘拉稀’会拉到哪里?武汉的公共厕所半夜都是锁门的,还有‘矮子’的姑娘来例假的时候在哪里换卫生巾,尤其是下半夜那换下来的‘你好,我也好’应该丢在哪里?

‘矮子’太厉害了,我竞争不过‘矮子’,我要给两个打工妹发工资,还要为她们租房子,她们肯定是不愿意和我老婆挤在一个床上睡觉的,‘矮子’这个狗日的,不仅一块钱一碗热干面,还外加免费送豆浆,非要把我‘斩尽杀绝’,矮子使用的竞争手段一个便宜三个爱,矮子的小吃店轰轰隆隆,我的小吃店奄奄一息。

那天有一个每天照护‘矮子’生意的食客跑到我的店里来了,原来这个兄弟看上了‘矮子’的姑娘,‘矮子’嫌贫爱富,把这个兄弟揣跑了,这个兄弟告诉我一个秘密,‘矮子’为什么能够这么便宜的卖热干面,因为有个收潲水的每天收潲水的同时都要送给‘矮子’一壶地沟油,哦!原来矮子不仅用人不花钱,用油也不花钱。

我倒闭的那一天,书记刚好从我门口路过,书记露出招牌似的微笑对我说:钱赚饱了,好好休息,好好休息。

【篇五】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浅谈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共同富裕是从古至今人们向往、追求的梦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如今,“先富”的目标已经达到,为实现共富,我们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的差距,圆共同富裕之梦。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改革缩小差距
1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
“共同富裕”是指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它既是人们追求的梦想,也是实现后的一种状态。自古中国就有“不寡贫而患不均”的理念,这里的“不均”即是指发展成果的分配不公平;
后有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设想,三民主义“天下为公”的口号„„人们向往并追求共同富裕,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阶级的局限性而均不得实现[1]。
在科学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历史中,马克思预言,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这也就初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并在不久后指出共同富裕需要一步一步逐渐实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就是源于这些概念,对共同富裕观念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2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必要性
2.1共同富裕的内涵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建国后吃“大锅饭”,实行平均发展,实际上却是一起退步,一起贫困,而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也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还应有所差异,这样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3]。

提到“共同富裕”,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认为经济上脱离贫困就是达到了富裕,实际上这是缺乏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经济水平固然是考量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保证人们发展过程中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而全面的

发展和运用也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共同富裕应当是五位一体,全面共享,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完整的内容[1]。2.2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社会化大生产被周期性破坏,贫富两极分化,财产日益集中于资本家手中,成为一些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源。贫富两极分化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内部动荡、阶级斗争与外侮,内忧外患此伏彼起,成为持续发展的障碍。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人民利益着想。
近些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的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阶层差距。据统计显示,中国1%的家庭拥有全国近一半的财富,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上升,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标准[2]。如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任务已经完成,由“先富”到“共富”的过渡也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
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成败标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我们党实行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也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标准[2]。改革必然会带来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调整,由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资源重新分配,行业、单位性质不同,个人才能和对机会的把握能力等存在差异,收入分配、异地高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制度的改革和健全需要一个过程,收入差距拉大问题逐渐突出[4]。面对这些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阻力,我们应该带着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去应对,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增加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例;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
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伴随着一系列“提低、扩中、限高”的措施,我们有信心“中国梦”会成真[5]。
共同富裕思想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坚持共同富裕,才能有效的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最终建成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正是它的具体体现,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6]。



共同富裕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其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把共同富裕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是关注民生,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是党的宗旨的要求[7]。

3新时期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小平同志深谋远虑,早就预言“共同致富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一系列诸如住房、医疗补贴、户籍等民生问题凸显,共同富裕愈发成为备受人们关注“中心课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系统阐释中国梦的3·17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做出“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重要指示[8]。中国梦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议题。3.1立足区域实况创建新经济体制,缩小区域差距
发展不应该同构,而要立足当地地理、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经济依靠科技进步,科技依靠教育,然而具体到某些区域,经济不尽然与教育协调发展。在我的家乡衡水,有个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高考成绩在河北省12年连冠,今年更是有103人考入清华北大。据2012年统计显示,衡水市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5.1%,省会石家庄为23.3%,而2012年衡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22864元,石家庄为人均43329元,近乎衡水的两倍,另外,2013年1-2月份74城市空气质量月报中,衡水市属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
对照发展程度居于前列的城市,我们差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各类人才。衡水经济落后,发展水平低,学子外出求学后,大都选择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繁华地带就业,而外地人才也很难招聘进来。人才流失严重,许多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滞后,科技含量高的适销产品较少,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再加上缺乏高水平管理,而出现亏损;
二是没有实行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增强,经济与环境相互制约。观念得不到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生态遭受污染,恶性循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增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对职工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使之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是立足本地区生态条件,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经济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对于衡水,应当借助衡水湖国家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性开发为重点,

带动林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生态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生态科技、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生态产业链,加快经济与生态要素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9]。3.2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城乡差距
一方面要科学调整农业结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增加对农业科技的专项资金投入;
二是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国家引导下建设中小城市群。使得农村青年看到希望,学成后造福家乡,而不必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大城市里奔波;
三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保障就业,“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3.3改革收入分配政策,缩小行业差距
增加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而避免收入差距的拉大;
调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使他们也能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完善个人所得税等纳税制度,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通过这些来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力度。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理想分配格局,缩小行业差距。3.4创造机会公平
一是国家出台新政策,实现教育公平。2012年12月30日,京穗两地同日公布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升学考试办法后,全国已有30个省份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异地高考这一重大突破,使得近3亿流动人口实现公平教育不再是梦想。二增加财政收入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投入,使得“病有所医”。2013年,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切实改变着贫困居民看病难的状况[10]。三是财政收入更加重视公共设施和事业的发展,在更多领域惠及更广大的群众,减少收入不同带来的生活水平差距。
3.5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建立保障体系和扶贫制度
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助失业者和贫困者是收入分配中的最重要部分[11]。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政府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舆论宣传,通过法律保障,动员各

界人士为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还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4展望
经过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人民已经越来越靠近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共同富裕。只要我们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共同富裕理论,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在将来圆社会主义之梦,圆民族复兴之梦,圆共同富裕之梦。

参考文献
[1]刘振元.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09
[2]/>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 形势 奋斗 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青春奋斗 形势与政策共同富裕路上的青春奋斗 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