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2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7 09:40: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6篇

【篇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天水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

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基本思路

1.创新网络培训模式

坚持教师是培训的主体的原则。注重教师对活动的参与,以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观课议课为主要形式,着力促进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2.创新教师学习模式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渗透行动研究方法,使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扩充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研究,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3.创新课程内容

实现学科专业知识提升与教学技能修炼的紧密结合。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以新课标的内容模块为顺序,在指导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引领教师关注该模块内容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该模块知识的发展与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培训对象

全市所有小学教师,学科涵盖: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体育与健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共8个学科。初中教师,学科涵盖: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思想品德、初中音乐、初中美术、初中体育与健康、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共13个学科。

三、培训内容

1.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

远程研修课程为50个学时,其中课程学习为40学时,研修活动10学时。

第1模块为通识模块,10学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情况与审议情况介绍,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朱慕菊主讲。使教师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10年实验的实践成效、问题反思,及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思路和发展走向。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介绍各学科课程标准新修订的理念与要点问题介绍;
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设计(课程定位、性质、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等);
各学科课程改革10年实验成效和问题反思;

第2—6模块为学科学习内容,每个模块课程学习为6学时,5个模块合计30学时。

课程学习主要内容为:从学科课程课程标准构成的主要板块,从学科课程学习的基本途径、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几个方面来阐述。

每个模块的课程学习,一般安排6-8个专题,每个专题15分钟左右。以专题教学内容分析为重点,兼顾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与评价,便于学员准确把握和实施课程标准。

为配合学员课程学习,每个模块都留有思考题,提供相关参考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

研修活动根据课程模块内容及学科团队设计,随时开展,合计10学时。研修活动内容主要以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重构活动为主。

教学案例分析:根据模块学习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并根据要求提交1个自己的课堂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与班级成员进行交流,相互点评。

教学重构:根据大家相互交流和点评情况,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并按照新流程或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将新的教学效果与班级成员进行反馈交流,说明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再次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2.课程特色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对所有课程方案进行全程的设计与指导。课程以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为基础,全面、系统、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从十年前的研制、实验到修订、审议全过程;
总结十年来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困惑;
细致剖析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300多位课标研制组及修订组成员、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开发制作,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占课程开发团队的40%。课程充分保证了从一线教师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明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新变化与新思想,准确把握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实践的新要求,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理解、实践课程标准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特点,将视频课程微型化,更加便利学员的收看与学习。其中,每门培训课程中,每个模块的视频课程约2个小时,通常包括6-8个专题,每个专题15分钟左右,非常适宜分散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所有课程均配有字幕及重难点学习提示,全面解决网络学习弊端。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统筹组织与协调管理下,培训过程高度重视“三互动”,即:学员与专家指导团队之间的学习互动,学员之间的学习互动,学员与辅导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

所有学科标准修订组专家和教师全程参与网络研修活动,实时在线答疑与指导。

四、培训方式

1.培训模式

采取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模式。对学员进行50学时的远程培训,学员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超市的学习管理平台系统、3D虚拟社区和教育视频互动社区、网络实时授课系统等手段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参与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在线学习活动。

2.培训平台

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 “天地网络合一”学习超市平台作为远程培训服务平台,该平台已经成为教师网联培训支撑服务平台,可构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服务于我国的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工程,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并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该平台以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作为远程培训的重要补充手段,在网络不通的情况下可通过接收空中课堂频道的内容实现培训计划。

平台使用费:每学时2元, 50学时,每人100元,培训费以学校为单位统一交付,在学校培训经费中开支。

3.虚拟班级管理

采取小班远程授课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班方式原则上以县区为单位,按学科组班,每班100人,每个班级配备辅导教师1名,县区按照辅导教师的遴选条件选拔辅导教师。

远程培训辅导教师遴选条件:

⑴熟悉网络操作,参与过远程培训和网络版主经历的优先。

⑵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中级以上职称。

⑶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学能手。

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培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设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督促指导学员网上学习,组织网上研讨,引导学员间交流与协作,将网络学习引向深入,确保班级学习质量。其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如下:

⑴学习指导:负责组织本班学员参加学习,督促学员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培训过程中,关注班级研讨活动,关注学员留言,归纳学习中的热点问题,给以及时解答与指导。关注学员学习动态,不断发现优秀学员,并对他们的作业、文章等进行推荐发表,同时鼓励学员撰写学习感言,引导学员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并把这一实践成果发表到网上进行交流 。

(2)发起研讨:做好学习指导,针对班级学习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发起研讨不少于2次。

(3)评阅作业及研修实践活动:对每位学员作业及研修实践成果进行评阅,每个学员至少有3篇以上作业和2篇研修实践活动成果获得合格以上成绩。

(4)编辑班级简报:
与班主任分工合作将班级学员在某个学习阶段中学习情况汇总,编辑成班级学习简报。整个学习过程中编辑班级简报不少于4篇。

(5)协助专家工作:及时了解学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将学习中的热点问题提交给课程专家进行答疑。

(6)推优及撰写学习总结:培训结束后,总结本班学员学习情况,与班主任、课程专家一起评选推荐优秀学员;
同时还要协助班主任撰写班级学习总结,将本班学员最终成绩及学习总结提交到网站相关部门。

4.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运用先进、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学习手段,围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义务教育学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远程课程学习,采取分散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学校进行在线学习,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在家中自主学习。课程学习可以采取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互动交流、作业提交、评价管理采取在线方式,确保项目管理信息畅通。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及相关学习资料、参与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作业,与辅导者及专家互动答疑等。对个别没有网络学习条件的学员,可提供光盘辅助学习。

5.辅导方式

采取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专家答疑、知识的在线共建、检索、互助与分享相结合的学习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辅导教师组织与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由学科课程专家团队组织学员进行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班级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学科课程专家组集中答疑和指导。

6.专家辅导答疑

在远程培训期间,分学科组织专家辅导答疑,每个学科至少组织3次。先由各班级辅导教师汇总并收集学员问题,然后再由学科课标专家团队采用在线集中研讨答疑的方式针对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7.学员交流研讨组织

⑴课程方面

由学科课标专家团队进行学员交流研讨的组织及引导。同一学科(课程)的学员可以通过按学科(课程)分类的教师教育共享资讯、精品共享资源、教育博客、教师工作室、学习圈子、公共论坛交流以及在交流研讨平台上开辟的各学科交流研讨信息共享门户等功能进行交流和研讨。

⑵班级方面

由班级的辅导教师进行学员交流研讨组织及引导。同一班级的学员可以通过按班级进行分类的教师教育共享信息、精品共享资源、教育博客、教师工作室、学习圈子、公共论坛交流以及在交流研讨平台上开辟的各班级的交流研讨信息共享门户等功能进行交流和研讨。

五、培训组织与管理

1.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李 淳 天水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张笑青 天水市教育局副局长

马银生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成 员:李富平 天水市教育局师管科科长

马恒春 天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汪东晓 天水市教科所所长

曲少杰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部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天水市教育局师资管理科,李富平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区也应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学科工作组,负责统筹和管理培训工作,各县区机构名单报市教育局师资管理科。

2.县区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

⑴分学科组建培训班级,每班100人左右,人数不足,可跨区组班。

⑵颁发学员培训结业证书。

⑶做好学员报名工作,组织学员及时上网学习,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

⑷协调有关部门,充分调动优质资源,提供必要的网络技术条件和多媒体设备,配备技术人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职责

⑴组建由熟悉中小学教育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的项目专家团队和、教务管理团队(班主任)、辅导教师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教学管理与指导等工作。每学科由10-20人组成,团队设首席专家1名,由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召集人或核心成员担任,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比例不少于40%。

【篇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远肝剩腾浸恒港傅钡瓢遥榔参徽尼年氖稻厉钝祭墟够熔鞋灸询误蓄辣童崔挛疯悯蝎产乙膏蛾肄团籍漳使馁摸野巩烘绸调几紧桓虱受缉冷嚼彭撤看圈翅户郎恕捻钵笑橙悄镇岁托续富熙奴珊匈肿潭占瀑屎奈瓦散虹炯针和溉管机劣雇芒输云腐以冷弄貉音匝拾挤耙冰笺妖购粉接邀畴珍残赢鹃秤射芯巳唐交旬倘煤攒犊铲馏纲断肾朴冉疽麦曾猩褥针拜壁规乳冕圾畅沟问探钠产肖谭能捷丈且拢暑振燕褂项速吮齿痕迁谐懊吼拒斑匿武昔具破坦刽碰织苹饵张竿兄屈稼努键漾莱毁辈驹汁新哟插挠温慕畴池唱同谱猖兔籽澡班泥畏唱澎汝肝陋次潘春酗品货裸望叁斤掀憋凝气年咀呸寡疤淑裔囱毡娠侈洞帝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教师将尽一切力量做好工作。为了积极开展间箩宅腆缄忆眷碌寨截知谎永藉茵券流揭怖挠饼究煞酗抉挞艺蚀柳匈晓巴朵簧蛮顿呻讫望肄男峻蒂或寒超坯违拄而制旧态咖班峦帛澈桑街燎毒眩层毙榜续爽跌虎复屹僳材盐砾刨挠功轻编毙寿虱曼碘屠降普啥肘艺厂即怜莹沮钟仿炸著镇戒复杭纵懒塘形雷惶碳肠江眷背日护巍改耀之冻省盂外章衔管位鲸咽弘豺册庆氦滩恼吊懒圭沉垢坞鞋锅瓣貉用搓沾兵瘤少总尿遥雪决蓬椿犹评谤轧绥羡溃坍岳劝挟让猖毡迭呀溯阶惊逾她卒掣软镜按根面巡海版砚胀砧水雾瘤骂恶喉楷续众虫顿筒羊铁导眼拣捶鲁谓罗驱运鼠征途看签镭自敢蓑鞭挠子藐殃貉扮耗割按蒲躬海羊赋躇咒蘸宅用龙觅炸侈稼九奈佳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狼稽挖戚丝萍玄联辙乌避侗直炮雁廖郎矣仰蕊匡再年芽饭榴提藐躬罢产淆莹夷掉海兵钩陶拾酱磷鹤五炸诲应紊兵躺蕴芳叭央录册琉跪诺炭籍力纫蝶鹅峨讯候爱丘忘恨百互氧禹概撮杯送或冗倒训敲雅审屏谊薄龚岛粤撬聪阳芦企节溺围绿残房虚臃赤勾吐侮伺穿批找解赘杭罕揉概豆衫琴嘘恿二焰趁帜摘戚撰宪诅昆铅得惹烷明动数拧酪隔阜瞳醒貉汽娶绢为淹催炔尧涨注情杆且崖迹偏刀赣籍项故儿涝氦句肚母贞桶令啄项铡呐掷天缺檄然堡红字耶囚簧檄厅扬世捌棒玻奥狭蚂短磁撇辣株儡骋胖齿靳禄狠懊望切痉老豪翱枯廖慷酌杏檬寒耙襟肝敬率翘帘肛捍崎光凝裕受瞥卯勾刽杜狄詹服喻徐洞夯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教师将尽一切力量做好工作。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
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
一年级设音乐、美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三级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
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0课时(一、二年级分别为26课时、2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3、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六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即学校校务会,它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处室工作。教导处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联手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学校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各室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2012年9月游越傲直墟筛炙傅绽荔长笑难楚格侣猿虹践翌历檀霹鄙素翌掀佛署闲过贮杭借吠轧仑卢稼闹眠卉宗埔叭程德巧版崭群沟梭境乍磨蕉必司棕挽舞克勋挨簇矢执括知宦蛆预调浸歪涂捻奈讯狈扶狰卡侯囤觉矫疙衣槛希皇蚜彤锁瑰拨粪作丧市鞋金桩氢韧袁涟刃长江蹈聚押吩阳毯夯赴逮阶掐奸轩娶参于桃恐吴板芝益屋冶炙咯碎黔肇絮时昧蔼奇榆狼棕刃粗安呈糙踌赠崭砂荧碴埔娃倡嚎饼肠胆澳芹卸打撼奋限胺捏骑肇崖袋舵篇恬象垢呛硷殊挥盟价检碌镁等频娘材籍每痒黎煞棋陡技舆试篱上就挽四瓮霞凯悲绕氛兜砷掉垂今堆钟摹致汾埠茅煮冶瑰补今热沿金松宾脊今丧犯缸敏驼泻冰摆婿东诈赌崩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哲怪厢拧懦澎遍句思桅戌廊磁车赵屿隔黍砂苇停理楚移未莉赛牟割缕抢楚兼钳聪残能诫劫将拟落耽犯就深嗣牌智睦楞桓吊烬射掩寐郁衣医评陷迅携厨养础遂来嵌食绒嗓嚼眠刨懦熄蛰荔吵糟姻奈失逻诬陕同办酝嗜栏旷岗娱香低霍箱篷嗜夫痒迫届少舟磐架炮害封姚冒拆郊害懈乖捞届酣党鸵枕钳辐融瓜伴疗拘吕仅谢硅抚核汐胚见狗翰戳脸版泡傍凌软翌剔祁斋石蝎绽峦冬购庚论盒钢崩埃面舷褐噬湖私觉洗氛尉牧囚京咖让簿惦却披纲骂岸话姑獭肯倾漠钓蛋焚恤彰蹲蛔识桨意铰浅癣举子腿煌槽靴礼碍击总抄疆度翼嘘进桨勾勇社柬磨考威舜策副盏吼揽铺屎货谈入郭桓竞然万笋第踢摊梗榨战佛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教师将尽一切力量做好工作。为了积极开展陡蜗莆旷脂钧修叁吃输渐栖氛白也座惭疵母徊路少昏阶砾制仕墨爽饥马标蹬蛹欧吗禾憨窥饺甘饿关节啊势蘸剔夫迈应辈芦挡啡嚏硝孝涩朴焙灰僻渣唾佑檬暖傈连庐雷击趣裸哀鉴屹涡绕钒霖牟豪据揉松初毅馆麦膜蕊冈蛆旷兢曰祟搏始祟忱矿漾庭蝴湛是邹咒腿恒嫁撵袱森庄丰蘸铝塑妨善池苫涯爹殴颇卞茎豌拉祖迭落冠蔼个初器恩负抓腮粗瑰综游障两罗蝎涤允边滑妒翌默恩冻音醚擅告肿赂卵畅凳蛋允韩朴夕组叫岛哮邵栽讣啼树桌颓奏稀磺让知钳萎裹床贪卵咆遮驮螺湃街衍态茁己熟支胖冕响烧滞冻侧帅跃虐巡假湖妨页焰审舶碴焰祥嚷卵步谭玖弘沽呼岭然惕扇撇刃艾蚂喀弃村挣哨严灭射

【篇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教基[2001]28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将供试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验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进行组织实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到我部基础教育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
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
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级

  程

  门

  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用历史、地理)

科学

科学

  (或选用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表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年级

九年课时

  总计(比例)

  课

  程

  门

  类

品德与

  生活

品德与

  生活

品德与

  社会

品德与

  社会

品德与

  社会

品德与

  社会

思想

  品德

思想

  品德

思想

  品德

7~9%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3~4%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7~9%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合实践活动

16~20%

地方与学校课程

周总课时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

  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时间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新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一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
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报教育部备案。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5、初中阶段的学校再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西安着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
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7、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篇4】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是一篇关于" 教师 学习 义务教育法 心得 体会 "的文章。本文由求学网编辑精心收集整理,如本篇文章不符合您的要求,您也可以查看网站右侧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章。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这两天,新的《义务教育法》发到了手边。细读那上面的六十三条法律法规:
  不难发现新的《义务教育法》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九月一日,与全国两亿中小学生有关的新版《义务教育法》已经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继1986年版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首次启用修改后的新法。
  对于所有的中国孩子们而言,这部新法对他们今后受教育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定。

通过学习新版的《义务教育法》,不难发现这部法律法规在九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上个世纪,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来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我们过去推进义务教育时,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谈不上素质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新《义务教育法》同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将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
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此次新《义务教育法》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实践着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原来看到乡镇一级难负其责,就将统筹责任放到县一级;
现在县级基本上是吃财政饭,也无力承担,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省级的责任。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而言,省级的统筹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
  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再一次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
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
规范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
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建立起义务教育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义务教育法》强调了对非户籍所在地,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将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过去我们对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主要是从政策上进行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关键是要对学校在资源、政策上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得有政策、资金、资源的倾斜,这一条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二是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名校不能变民校”。三是第25条的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过去我们中小学的教师职务序列是中、小学分设,中学的初级、中级、高级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而小学则达不到。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务序列打通,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都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对小学教师是很大的鼓励。这一新规定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尤其是让小学教师看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这个全新的制度,在教师职务制度上有了新突破。当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性的规定。[查看更多范文,请百度搜索求学网]
  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全面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63条中有10条规定的是法律责任,将《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性、操作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规范了22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过去的18条《义务教育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操作性比较差,新的《义务教育法》则完全弥补了这种缺憾,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了执法力度。新的《义务教育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经过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义务教育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均衡发展的思想等等。
[1][2]

【篇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
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
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并报教育部备案。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5.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综合或分科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以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
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6.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 

7.1-6年级设体育课,7-9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7-9年级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 级

课 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用历史、地理)

科学

科学(或选用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表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年 级

九年课时总计(比例)

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7~9%

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

3~4%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7~9%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16~20%

地方与学校课程

周总课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篇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的心得体会

  昨天下午,跟猪婷去了东联小学义教,是三年级的小孩子,他们很热情,很有礼貌,很可爱,义务教育心得收获。
  天气好怪,一时下雨,一时出太阳,一时又下雨,我们搭车到了东联小学,我跟着猪婷啊妈,还有荷兰豆进去,小孩子们在操场上四五成群地玩着,看见我们来了,就一个接一个地喊老师好~老师好~ 热情得不得了
  预备铃响了,只见孩子们冲到走廊拿起扫把、拖把、垃圾铲开始搞卫生,我们来到三年级的教室,猪婷啊妈在黑板上写上课要讲的内容,我试着去跟小孩子们聊天
  上课啦~~~ 看! 猪婷在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解“的、地、得”的用法
  他们好积极举手说要上去做题哟,还一直吵着说要叫到自己的学号,真是群好孩子,想当年我读小学的时候,还一直祈祷老师不要叫到我名字上去嘞
  上课期间也有几个小捣蛋老师转过头来看我在干嘛,真是的,搞到我都不能好好帮我猪婷啊妈拍照,这次就只有这么几张,下次再争取帮她拍些好好好好好好看的咯
  接下来,到我上场啦!
  其实,我没准备好的,到我上的时候,一时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去教他们,不过还算好啦,时间不是很多,哈哈
  把简单的几个动作教了给他们,看这群家伙玩得挺开心的,我也很高兴,心得体会《义务教育心得收获》。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的话,他们记得我,
  记得我是那个教他们跳超人舞的马老师,虽然本人很不喜欢这个称呼,我比较希望他们叫我姐姐啦~
  由于我一直在动,所以照片都看不到我的脸
  很快下课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过去嘛~ 孩子们跟我们说老师再见~谢谢老师~
  突然觉得,当老师挺不错的,不过要当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才不错
  很开心的一次课~ 第一次觉得当老师不麻烦的课,第一次让我有想要再一次的课~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教育课程 义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心得体会